当下,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中,企业家们纷纷踏足网红领域,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打造个人IP,吸引流量,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信阳“茶农”刘文新、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等。这一现象背后,既体现了企业家们对流量经济的敏锐洞察,也反映了他们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企业营销策略的积极探索。



无可争议的是,企业家成为网红是顺应时代趋势的明智选择。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愈发重要的背景下,流量不仅代表着广泛的关注度,更预示着潜在的商业机遇。企业家们通过精心构建个人IP,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还直接连接了消费者,深入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从而更精准地优化产品和服务。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和挑战。企业家并非专业的网红,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经营企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企业家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过分追求流量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也会让企业家们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企业家们在打造个人IP时,也需要注意与企业的核心价值相契合。如果只是为了迎合粉丝而牺牲企业的利益,那么这种个人IP的打造无疑是短视的。企业家们应该基于企业的核心价值来打造个人IP,让个人形象成为企业品牌的延伸,而不是与企业品牌相背离。


与此同时,企业家们还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他们既是企业的经营者,也是社会公众人物。如果过度投入网络作秀,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企业家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企业家从适应到习惯网红身份,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所有企业家都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两年前,清扬君的一位客户老板曾计划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网红形象,然而这一尝试最终导致了公司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团队耗费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一旦成为网红,特别是走红之后,个人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从而成为网友质疑的焦点。


例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常因立场、角度或价值观的不同,其言论受到网友的吐槽。面对这样的情况,并非所有网友都能以平常心对待。


再如,最近东方甄选董事长俞敏洪因为一句“东方甄选现在也做得乱七八糟”造成市值蒸发30多亿,随后不得不通过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表达了对自己言论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市场波动的歉意。


有意思的是,几天后,董宇辉在访谈中称“不享受直播工作”,再次引发东方甄选股价大跌。


由此可见,即便是企业家网红也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若因某些不当行为,他们很容易因为网红身份而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家当网红有利也有弊。在追求流量的同时,企业家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企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