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A股走出持续下跌的走势。上证指数从5月20日的最高点3174.27点,一直跌到了6月26日的最低点2933.33点,再次将3000点有效击穿。大批个股的股价甚至已经低于2月5日2635.09点时的股价。

是什么引发了A股的再度下跌?尤其是A股日前再度丢失3000点,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消息面上来看,摩根大通似乎成了替罪羊。因为近日网络流传着摩根大通看空中国股市的“小作文”,传言称摩根大通预测沪指或在年内下探至2398点。如此看来,近日A股的下跌,尤其是A股跌破3000点,罪魁祸首在于摩根大通看空中国股市的“小作文”上。

不过,摩根大通可不背这个锅。6月25日,摩根大通方面在接受有关记者的“求证”时表示,从未发表过相关研究报告。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称,摩根大通在每年10月底、11月初发布对于第二年的中国股市预测的相关研究报告,只对沪深30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进行预测。根据摩根大通预测,到2024年底之前,沪深300基本情境预期是3900点,审慎预期为3500点,乐观预期为4200点。而6月24日沪深300收盘点位是3476.81点,这已经是摩根大通预测的审慎位置了。这也意味着沪深300已经是跌无可跌了,沪深300只有上涨的空间,而没有了下跌的空间。

从摩根大通对沪深300指数的预测来看,摩根大通对A股市场还是谨慎乐观的。所以将A股下跌的责任甩锅到摩根大通的头上,这个锅摩根大通当然是不背的。实际上,摩根大通也确实不是A股下跌的替罪羊。别说摩根大通没有发表看空中国股市的研究报告,即便摩根大通真的发表了类似的报告,摩根大通仍然不是A股下跌的替罪羊。

不可否认摩根大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但一个国家股市的走势显然不是可以由一家或几家投资机构的言论就可以决定的。一个股市的上涨或下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如果一个股市的下跌居然是由一家机构的唱空造成的,这只能表明这个股市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了弱不禁风的地步。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家股市会是这个样子的,也没有任何一家机构会有这样的影响力。比如,美国股市已经走牛了15年之久,这15年来,唱空美国股市的机构与媒体不计其数。如果机构唱空就能把股市唱下来,美国股市的大牛市早在十几年前就夭折了。

A股与美国没有可比性,但A股的走势同样不是某些机构想唱空就能唱空,想唱多就能唱多的。比如,最近十余年,伴随着美国股市的走牛,唱多A股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但A股始终没有因为这些唱多的声音而走出牛市行情,相反十几年来一直在3000点附近徘徊。如今,又岂会因为一家机构的唱空而下跌?而且如果A股真的强势的话,又岂能害怕机构投资者的唱空?在这方面美国股市已经做出了示范,所以,A股下跌,A股跌破3000点,不必拿摩根大通当替罪羊。这种寻找替罪羊的做法,是对市场不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表现。因为这种寻找替罪羊的做法只能掩盖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

那么,本轮A股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投资者由希望变失望,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进一步缺失。随着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在2月初的走马上任,投资者一度充满希望,而且吴清上任后也确实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从多方面对现行的股市制度加以完善。实际上,正是基于对多项制度的完善,也暴露出管理层对制度的修改并没有触及到股市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比如,完善IPO制度,并没有完善IPO公司的股本结构,仍然还是一股独大,股市仍然还是限售股股东的提款机,而且IPO的门槛仍然有点低,业绩变脸公司、业绩亏损公司仍然还可以IPO上市。又比如,完善股东减持制度,只是进一步规范了股东的减持行为,但却改变不了股东规范减持的局面,股市仍然还要面对上市公司股东源源不断减持的局面。再比如,进一步强化退市工作,但退市过程中对投资者的赔偿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以至退市变成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因此,目前对股市制度的一些修改其实是不完整的,涉及到的实质性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投资者难免会对此感到失望。

二是做空工具高悬,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最明显的就是转融券与量化交易,这是机构做空市场的两大工具。尤其是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这两项做空工具杀伤力巨大。中小投资者一直呼吁叫停,但有关部门为了机构投资者的利益,至今依然保留了这两项做空工具。

三是IPO全面恢复。虽然今年管理层并没有全面叫停IPO,但由于IPO制度的修改,IPO的受理与审核工作进入实质性暂停,而IPO的发行基本上相当于停滞状态。但随着IPO新政的发布,从5月16日,IPO审理开始恢复,而到6月21日,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与审核。在A股处于3000点边缘挣扎的背景下,这对多方构成进一步的打击。市场会因此联想到,随后的新股发行也会提速。股市3000点因此不攻自破。

四是作为稳定股市的平准基金一直没有组建。虽然管理层一直强调要防止股市异常波动,但没有资金的参与,是无法防止股市异常波动的。虽然偶尔也有汇金等国家队资金以“神秘资金”的面目出手维稳,但这种“神秘资金”对于维稳的意义有限,更起不到大幅提振股市的效果。因此,市场在迟迟等不来平准基金入市的情况下,股市资金进一步枯竭,更多的投资者选择退出观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