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近况更新0627

摘要(文末有彩蛋)
今年上半年,中国血制品行业采购情况良好,预计全年增速将达到15%以上。2023年采浆量创历史新高,标志着该行业正快速发展。新开张的采血站点数量增加预计将推动未来采浆量的增长。未来2-3年内,该行业预计增速将继续保持在15%以上,其中血制品和彩妆领域表现出色。然而,行业也面临着采摘规范化管理的挑战,目的是提高安全性和合规性,并推动行业整合以及龙头企业的发展。COVID-19疫情期间血制品需求增加,尽管存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但总体采购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显示了强劲的市场需求。目前,血液制品行业的竞品仍旧供不应求,尽管短期内某些产品批发行量出现下降,但这是暂时现象。血制品行业的库存状态受到密切关注,预计需要数月至一年时间才能恢复至健康水平。外资白蛋白在中国市场的盈利情况受到高度评价,即使面临降价压力,外资企业也不愿轻易放弃中国市场。中国白蛋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将达到4%-5%,国产产品有望加速增长,改善市场结构。血液制品行业面临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如价格联动和医保支付标准,这对企业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价构成考验。总的来说,疫情后血制品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尽管存在多种因素影响白蛋白的使用量,但市场需求仍然持续增长。行业内企业期待通过新产品开发获得临床优势,但也面临医保谈判的挑战。一些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供应链和进行并购活动来增强竞争力,预计并购活动将继续增加,特别是在国资参与和跨行业并购方面。

问答

问:能否更新一下2024年上半年整个中国血制品行业采购情况,以及全年采浆预期是否还能维持像2023年那样的高速增长态势?

答:好的,根据2023年的全年预测和实际数据,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在202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速,并且采浆量首次超过12000吨,增速约为17%-18%,远超2022年的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截至5月份),根据历年规律,上半年采浆量大约占全年采浆量的40%至45%,同比增长12%到13%左右,预计全年采浆增速也能保持在15%以上。

问:对于2024年及后续几年的采浆增速有何展望?

答:我们预计2024年的采浆增速仍将保持在15%以上,甚至更高,这主要基于新开站数量的增长以及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扩张计划。例如,泰邦集团和中申集团的新建血浆站较多,且已公布的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较大增长。同时,四川地区的多家血液制品企业也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速。

问:今年上半年是否存在因规范度问题引发的舆论事件?监管部门对此有哪些具体整改措施?

答:近年来,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高度重视采血浆站规范化管理,自2017年起就一直在加强相关标准和要求,比如严格把控献血者的体检标准、加强区域检测中心建设和实施全员核酸检测等。这些措施并非偶然或事件驱动,而是逐步推进并构成了对行业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成体系化管理。因此,今年上半年出现的规范度问题并不能视为一次性事件,而是长期监管要求的体现,同时也推动着行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发展。

问:近年来血制品行业增速是否有所提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的情况如何?答:这几年的整体增速并未比过去几年更高,实际上在2018年,行业全年采购量已接近8500吨。而在2019年疫情之前,由于未获批新增采浆站等原因,全年采购量未能突破1万吨,但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大幅下降。当前的感受是一个补增量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弥补疫情期间未能实现的增量。

问:未来几年血制品行业采购量能否持续高速增长?有哪些关键因素支撑?答:随着现有采浆站管理和能力的提升,以及2023年新批33家采浆站的投入运营,将有力地支持未来几年血制品采购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为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计能使采砂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问:国内白蛋白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是什么?

答:尽管2023年白蛋白总体发货量出乎意料地达到7800万只左右,但其中仍有大约一半来自进口,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白蛋白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也希望中国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血液制品基本自给自足的目标。

问:关于竞品(指白蛋白以外的其他血制品)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市场供需状况如何看待?白蛋白与竞品之间是否存在供需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何种趋势?

答:竞品在医疗界的广泛应用主要源于疫情期间各终端场景广泛接受,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知改变。然而,竞品的实际应用并非仅限于补品或免疫球蛋白补充剂的角色,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作为免疫调节剂,特别是在发生严重炎症反应时可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具有更好的副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和科室,竞品得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对于白蛋白而言,我认为其供需关系正在快速转向相对平衡乃至供大于求的状态,价格已出现明显下滑迹象。而竞品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在部分公立医院体系和院外市场上尚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至于竞品批签发量的短期波动,可能是由部分地区药检所数据延迟等外部因素造成的,而非竞品过剩导致的主动减产。

问:在中国当前白蛋白行业中,终端和渠道库存补足速度大约是多少?

答:目前看来,在年化增长率约15%的情况下,医院一般会保留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库存,而商业公司和厂家也会各自储备一个月的库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每年通过补货两次库存来维持需求平衡。预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来恢复因增长带来的库存消耗。

问:您是否认为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可能出现竞品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均衡局面?

答:是的,我预计在今年年末或明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时,竞争格局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渠道和终端层面,竞品供应将趋于均衡。

问:进口白蛋白到岸成本价大概是多少?

答:由于涉及外资企业的经营策略及复杂的转移定价机制,进口白蛋白的具体到岸成本价不易给出精确数字。但可以明确的是,除少数外资品牌外,大部分品牌的白蛋白售价很可能显著低于国内市场价,并且可能接近甚至低于海外终端价格(例如国外终端价格约为30美元/瓶)。

问:若国内经销商采购价格为200元/支,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估算?

答:首先,200元/支的价格已经包含了利润。具体盈利能力受生产工艺成本分摊方式等因素影响,难以直接计算。但从海外药品企业普遍追求50%以上毛利率来看,它们的成本估计在十几美元左右,而中国市场即使按照较低的利润率,仍具有巨大的盈利潜力。

问:外资企业可能接受的最低销售价格范围是多少?

答:根据市场情况,外资企业可能不愿意接受低于15美元/支的价格,否则市场可能失去意义。但考虑到中国市场庞大且无人能够放弃,他们更倾向于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与中国经销商进行谈判,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

问:未来白蛋白行业需求端是否存在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以及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拓展空间如何?

答:虽然白蛋白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不足5000万支增长到2023年的近8000万支,增长迅速,但消费需求并未受到所谓非临床消费级应用的影响。随着医保管理的改善和公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白蛋白市场将持续存在并有望维持年化4%到5%的增速。同时,在国家安全利益考虑下,国产白蛋白的增速可能超过进口部分,从而优化市场结构,保障长期稳定发展。尽管如此,整个市场容量不会大幅下滑,而是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问:在低线城市,血液制品使用的观念是否在逐步渗透?

答:是的,在很多内陆低线城市,包括乡镇级别的地区,血液制品的使用观念正逐步渗透。

问:关于比价问题,是否存在政策不稳定的影响?

答:确实如此,例如集采和院内外系统价格需要保持一致的现象,这对血液制品行业带来了挑战。然而,血液制品相比大多数药品受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在不同区域和渠道控价能力及推出新产品规格或产地等方面的表现。问:对于院外渠道,政府是否会适当放松相关政策?

答:每个地方情况不同,有些地方执行政策较为严格,但也有部分地区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政策。外资企业和拥有丰富牌照资源的上市公司通常会利用多个品牌适应不同的渠道策略。

问:竞品价格上涨对血液制品市场有何影响?

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成本上升,部分血液制品企业会选择将部分产品放到院外渠道以获取更高收益,这导致院外增量远大于院内增量,甚至牺牲一部分院内销量来提高院外销量。

问:白蛋白批签发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白蛋白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不仅因老年人口增多和癌症患者存活周期延长,还源于其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手术恢复患者以及日常保健中,而非仅限于严重病情时的治疗,使得市场需求更为多元化和复杂化。

问:天坛生物上市新品(晨曦进饼)的临床优势及市场销售反馈如何?

答:晨曦进饼具有高浓度特性,适合大剂量冲击性免疫治疗,同时采用层析工艺提高了纯度和安全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目前该产品尚未进入医保目录,销量不尽如人意,但行业龙头坚持高价策略有助于资金支持学术教育、产品研发以及皮下注射等新产品的研发,对于整个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和机遇。

问:现在所有上市血液制品企业是否都在关注某种产品,尤其是哪些公司在进展较快?创新工艺是否会显著提高血液制品行业的盈利能力?

答:几乎所有上市的血液制品企业,包括再上市公司泰邦和四川成都容生,都在密切关注某个产品。其中,贵州泰邦进展较为迅速,而成都容生即将推出新产品。此外,华南的派林生物旗下广东双林及远大属羊也有较快的推进速度。创新工艺的确能够显著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尽管新工艺在物料消耗和工艺标准上可能存在额外成本(例如使用DB20),但由于竞品带来的收益足以弥补这部分额外投入,因此总体上对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问:对于艾瑞特和源重组白蛋白这两种产品,业内是如何看待它们的?

答:行业内对艾瑞特的产品较为看好,主要因其采用酵母表达技术且已获得俄罗斯认证,该认证基于当前紧迫的需求场景,预计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受到积极影响。然而,对于源的产品,业内的担忧更多在于其供应链模式,由于农业批次周期较长且难以保证一致性和供应稳定性,这对监管和供应链提出了挑战。

问:艾瑞特与传统竞争产品相比,在效益上有何区别?

答:长期来看,艾瑞特等新型工艺的竞争产品的收益率一般可高出传统竞品约15%,最高甚至能达到2600单位/升以上,高于传统竞品约1800-2400单位/升的水平。但各家厂商的具体表现有所差异,取决于其在原料选择、工艺微调以及后续处理等方面的细节。

问:未来血液制品行业是否存在新的并购趋势或可能性?

答:预计未来血液制品行业中将会出现新的并购现象,特别是在中小规模企业间的并购,同时可能看到同行业或不同行业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案例,尤其可能涉及国资参与。并购后的资源整合、管理能力提升以及所带来的集团乘数效应将成为关注重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