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没有垄断,就没有超额利润!没有年度净现金流量,公司就没有创造价值。

本人是1991年开户的第一代股民,通过30多年的投资经验,总结的真理!

本人在A股市场上,基本只挣了三个板块的钱,都是具有垄断和净现金流量充足(净现金流量多年累计大于净利润大于50%)特征的板块。

一是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和伊利为代表的食品饮料板块;

二是以北方稀土、锡业股份、中国神华为代表的优秀资源板块;

三是以云南白药、华东医药、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板块。

在充分竞争的各类工商业板块上,虽然曾经在四川长虹、深科技、东大阿派等个股上挣了钱,但在2008年后,在各类工商业板块上亏了更多的钱,甚至还蹚了几只退市股。

各位可以看看各类工商业板块曾经大哥的走势:

如曾经的电视大哥:四川长虹;曾经的商业大哥:苏宁电器;曾经的软件大哥:东大阿派;曾经的渔业大哥:东方海洋;曾经的科技大哥:深科技;曾经的太阳能大哥:隆基绿能;曾经的汽车大哥:上汽集团;曾经的地产大哥:深万科等等科。因为这些大哥无法维持垄断地位,在竞中不再获得超额利润。

形成垄断的主要方式有四类:

一是自然形成的资源垄断;但是当资源以竞价方式拍卖时,这种资源就不再有超额利润!

二是技术垄断;但是当缺少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很快就会走向衰退!国内的所谓高科技公司基本如此!A股缺少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

三是行政审批垄断;全球各国对医药医疗产品的审批都是最严格的产品,不是之一。

一个软件或电子产品公司的核心员工,一只小U盘就可盗走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几个月之后,同类产品就可销售;而医药医疗产品的核心员工,即使盗得了核心技术,虽然几个月可以把生产线建起来,但是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等临床试验需要2~3年,平均花费1000万元以上;行政审批认证又要18个月左右,即使获得了销售资格,还要花极大的代价去打进医院,引导医师使用,才能最终实现销售目标,但未必能够赢利;而原医药医疗公司的产品在这约5年内早已经占领了市场!

当行政审批放松后,这个行业的公司就再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如银行业在2005年之前审批很严格,深发展等上市银行,获得了超额利润,红眼病促进放松,各地城商银行、农商银行遍地开花,银行已经比米铺还多,超额利润不再有!免税商店也是如此!

四是品牌效应垄断。面子是值钱的!

但是相当多的中国公司急功近利,自己作残品牌的情况也大量发生,品牌垄断就会崩溃。

如红旗轿车,竟然去做低价的出租车。

 细看德源药的2023年年报,公司主要挣的利润来源于吡格列酮二甲双瓜和坎地,营收约5.5亿占比高达75%以上,净利润几乎全部(其他药品也按15%的研发费用分摊,几乎无利润)。

根据公司的公告,德源药业多项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已完成审报;高达15%以上的研发费用,可使创新药品不断接力形成垄断,这样的公司15倍市盈率以下,值得不断加仓定投;40倍市盈率以下,底仓值得长期持有!




2024-07-03 13:07:2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就是打破技术垄断;而行政强力集采就是打破品牌效应垄断。

对于药企,如果仿制药的研发进度不能进入前五之列,在集采之后,才能获得产品认证,那么上千万的一致性评价等研发成本,几乎难以收回。

如阿卡波糖,华东医药在2019年销售额高达105亿,(净利润高21亿多,占比高达达78%);这样超大品种,集采价格下降80%~90%,单价降到0.18元~0.25元/片,中标者才能获得3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未中标的新入者,即使花再多的营销费用,年销售额也难以突破1000万,已经被集采有药品净利率通常仅5%~10%。

价值规律在集采后,也必然发生作用,最显著的特征是管理不善的药企会走向衰退,市场集中度会提高;另一个作用是小品种药品可能被冷落而获得较好的利润。

从已经发生的集采品种看,集采的药品基本是大金额和高单价品种。

大金额是集采前年销售额在10亿以上(含原研厂家的全国销售额),部分是5亿以上;

高单价是日用药费用10元以上,小部分在5元以上。

从目前来看,全国年销售额低于3亿,且日用药费用低于5元的品种,几乎没有。

对于中小药企而言,成本控制得好,时节把握好,也是有利的。如有家公司阿卡波糖2020年初过评后,年内就集采,并中标,次年就获得约亿的销售额。假如没有集采,这家公司想要获得年销售额上亿的份额,至少需要3年,还要花费累计约1亿的市场开拓费用。

德源是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的药企,成本应当比较低。已经过评的新品种,如西格和恩格,西格二甲双胍和恩格二甲双瓜,一旦集采,就可迅速打开销售额,对公司是有利的。

对于已经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药品,如果集采,则是不利的。但可以选择性营销接力的非集采药品,实现业绩平稳过渡,如23年吡格列酮被集采,公司加大吡格列酮二甲双瓜营销,仍然取得了业绩二位数以上的平稳增长。华东医药也仅在2021年业绩短暂回落,然后也再次走出了业绩成长之路。

当前市场担心的是德源的两大品种,即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坎地被集采,对业绩的担忧。其实评判优秀的的条件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是约束激励机制;二是资产效率(净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非流动资产收益率等);三是全员生产效率(全员营收额、全员净利润等);四是营销效率(德源此项指标当前仅及格,可能与新药较多,开拓费用花得较多);五是五代同堂的研发体系及研发费用效率。德源其中4项都是能评为优秀的。

另外,坎地2023年全国销售额仅过2亿,是小品种,低价是3.22元。虽然已经有公司申报生产,但还没有被批准,并且申请生产的药企都是小药企,大药企是看不上这种销售额的。可能在2025年会有第二家或多家获批,但集采发生时间预估在2026年之后。

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当前只有德源和华东医药二家国内厂家,受配方组合专利制约,还没有第三家申报生产,即使现在审报,获批也在2026年之后,集采更是在2027年之后,才有可能。

那么在这2~3年内,对德源药业的业绩成长是确定的,并且公司的多项具有专利组合的仿制药已经申报,获批的可能性很大,未来仍然可接力业绩成长。

已经布局几个重大I类创药,一旦成功,公司将获10倍以上的成长。

结论是:德源药业业绩有保障,成长潜力无限!

2024-07-09 15:50:57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价值投资的评判标准是年度净现金流量。时间参数是最重要的指标。

有的公司,产品几年就更新换代了,研发费用和非流动资产投资,还未收回来,产品就已经没有市场了,这种产品即使短期爆发高增长,也没有多少投资价值;除非这家公司拥有超强的五代同堂研发,持续不断地推出领先产品,且折旧摊销费率高30%以上,如台积电,才值得投资。

有的公司,产品50年甚100年以后,也不会被淘汰,如茅台酒。

如德源药业的二甲双胍、甲钴胺等慢性病药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命周期,生产这样药品的公司,一旦研发成功,打开了市场销售额,即使薄利,也会细水长流,值得长线投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