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增长4.6% 赔付支出增长38%

金融监管总局6月25日发布的2024年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显示,前五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949万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为1.060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6%,原保险赔付支出增长38%。


慧择收购越南保险科技公司Global Care 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

6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报,国内头部数字保险服务平台之一慧择(HUIZ.US)日前宣布正式收购越南保险科技公司Global Care咨询股份公司。Global Care成立于2017年,是越南领先的保险科技公司。2023年,Global Care平台促成了1350万份保单,收入同比增长超过四倍,注册用户增长超过130万人。慧择联合首席财务官兼国际业务负责人谭国豪表示:“越南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保险新兴市场,拥有1亿规模庞大、年轻且数字化程度高的人口。这次收购预计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慧择将利用其科技基建和AI解决方案以及与全球领先保险品牌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Global Care新产品的开发并推动其实现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


审计署:有3家保险公司骗取中央财政补贴3亿多元

6月25日,审计署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提到,一些企业利用国家生态保护、高新产业等支持政策,勾结公职人员违规取得经营权,或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严重蚕食国家政策红利。如全国首台套首批次应用保险,由中央财政按保费的80%给予投保单位补贴,但有3家保险公司2019年至2022年伙同多户企业,通过投保理赔等环节造假,或扩大保险责任等方式,骗取瓜分中央财政补贴3亿多元。


李明肖:将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6月2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的重要决策部署,积极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李明肖介绍,为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更好支持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了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的最低标准,推动释放更多保险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评:金融监管总局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这一举措对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都有积极的意义。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支持耐心资本,将会增加长期资金的供给。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有助于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比例上限,有助于保险资金在安全范围内增加投资力度。对资本市场而言,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得到满足,也将有助于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


保险业革新信号:分红、万能、投连险重返舞台中央

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陆家嘴论坛的公开讲话中强调,保险业需树立“大保险观”,扩展保险保障内涵与外延,特别是在财富管理与养老保障领域。这一导向预示着分红险、万能险及投连险等曾因利率环境与市场误解而边缘化的产品,有望在新的监管思路与市场需求下重归主流。行业观察指出,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对多元化理财需求的提升,保险业在提供传统风险保障之余,其财富增值功能正被重新审视。监管政策的调整,旨在降低险企负债成本,鼓励投资端更多投向权益市场,以期在低利率时代既能缓解险企压力,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长期稳定的回报。

评: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万能险、投连险、分红险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公司治理缺陷、违规关联交易、违规投资,乃至虚假注资等。与时俱进树立大保险观,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是保险在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除了基础保障外,保险本身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的角色,承载着相应的历史使命。此外,李云泽还明确指出,未来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对于“财富管理”这一字眼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在很多观点看来,保险业谈“财富管理”就是不务正业,就是违背“回归保障”。如今,当“财富管理”与“养老保障”并列提及,这其中释放的信号已经相当明确。“财富管理”也是保险行业的重要职能之一,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需要重新思考,更需要从业者更多的实践。


国家医保局:今年1—5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11606.17亿元

6月27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4年1—5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生育保险主要指标,统筹基金收入11606.17亿元,统筹基金支出9328.19亿元。自2024年起,国家医保局公布数据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支出,不含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收入、支出。2023年1—5月,统筹基金收入11328.13亿元,统筹基金支出7850.34亿元。


人身险公司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拟出新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人身保险公司下发了修订后的《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征求意见稿)》。《规范》共包括16个监管主题域、117张数据表、3057个数据项,基本覆盖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范畴,形成相互关联、综合运用的数据体系,并在架构设计上预留了扩展空间。受访专家表示,对于保险业这一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工作,有利于促进保险业数据的流通与价值释放,提高监管效率,意味着保险业加速进入“大数据”监管时代。长期来看,扩展数据收集内容,标准化数据收集质量,结合大数据等监管科技的应用,有助于实施更精准的监管。


《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国内带病体保险当前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6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历程经过了鼓励慢病管理(2015年-2019年),适当放宽投保条件(2020年-2022年)两个阶段,当前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带病体保险发展的政策。据分析,国内带病体保险的经营更依赖于保司自有的风控手段,并据此涌现出三类承保形式。一是以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二是以费率可调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提前上车”逻辑,客户通过持续投保,以便在患病时仍可以按未出险入群一样的价格享受保险保障,风险主要依靠健康人群的运营留存和费率调整来控制;三是为疾病进展、复发提供短期保障的慢病险/复发险。镁信健康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小栋认为,通过商业保险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带病体保险或将成为保险行业新业务价值的核心来源。

评:带病体保险是针对患有特定疾病或慢性病的人群设计的保险产品,它能够为已经患病的人群提供一定的保障服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带病体人群的保险产品,提高带病体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是有其客观存在的发展需求和社会背景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带病体保险市场的需求必然会逐渐增大,在技术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带病体人群的风险,提高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承保能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带病体保险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关注带病体保险,认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大家保险拟转让大家养老全部股权

6月29日,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拟被公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大家人寿和大家资产。据悉,大家养老成立于2019年,总部设在北京,其前身是安邦养老。股东分别为大家人寿和大家资产,其中大家人寿持股99.99%,大家资产持股0.01%。年报显示,2022年,大家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14亿元,净亏损1.32亿元;2023年大家养老实现保险业收入19.49亿元,实现净亏损1.6亿元。今年一季度,大家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5亿元,净亏损1.37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86.93%和403.51%,2023年三季度和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分别为BBB和BB。对于挂牌转让大家养老,大家保险集团方面表示,此为公司正常的经营决策。

评:大家保险集团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风险处置和战略重构,旨在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过渡。通过出售大家养老股权,大家保险集团可以更有效地推进风险处置,同时也为养老险公司的独立发展提供机会。尽管专业养老险公司的牌照具有一定稀缺性,但考虑到大家养老目前的亏损状态,安邦时期的投资性产品兑现成为一大“包袱”,影响了大家养老的财务状况等因素,寻找合适的投资者也会成为必然选择。在当前强化保险业赋能养老三支柱的政策背景下,养老险公司独立出去或将具备更大的市场价值。业务数据方面,尽管大家养老在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较上一年有较大增长,但综合退保率却达到了47.9%,同时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5%和-2.26%,营收占比小,历史负担重或成为集团出让养老险公司业务的又一原因。


多家险企相继跟进中期分红

继新华保险于5月24日披露计划实施中期分红以来,6月26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陆续披露中期分红和利润分配方案,分别根据审阅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综合业绩、利润水平、股东回报及偿付能力等因素确定分红实施方案。此前,中国平安也已多年执行一年两次分红的惯例。至此,已有四家头部上市险企计划或已执行“一年多次分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