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退出方式通常分为以股权形式退出、以债权形式退出,当然弱资质转债还需考虑正股退市或是转债违约等非正常退出。

一、以股权方式退出

1.提前赎回:正股走强,公司公告提前赎回,促进投资者转股。

2.到期转股:到期日转债转股价格大于转债到期赎回价,投资者转股收益更大。

3.溢价转股:通常是银行等行业需补充核心资本,典型例子就是中信、光大。当然也有海印等转债通过溢价转股方式处理转债。

4.负溢价套利:正股快速走高或转债大幅下修,使转股溢价率持续为负。市场投资者购买转债转成股票卖出套利,但是如果正股很难借券对冲,则需要承担正股单日波动。


二、以债权方式退出

1.到期赎回:与普通债券类似,公司到期还钱。(到期还钱的多了)

2.回售:最后两年,正股价格连续三十日低于转股价格70%,转债触发提前回售。(回售已经被玩坏了)

3.减资清偿:正股因回购或股权激励等股份注销使得注册资本减少,转债投资者可提前要求清偿转债。


三、可转债以非正常方式退出

1.正股退市、转债转入三板:譬如蓝盾、搜特、鸿达等,现在来了个新伙伴广汇,正股退出后转债仍需付息(但是有没有付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在三板交易。但容易实质违约,可转债与高收益债类似。

2.正股破产重组:典型例子就是正邦,但转债处理方式因券而异。

3.正股未退市、转债实质违约:目前还没有相关转债案例。


从退出方式的角度看,转债信用风险与信用债最大的不同是能够以股权方式退出。当然,下修条款是促成股权退出的核心因素,下修后转债股权退出路径有:

正股走高:比如存量红相转债。红相转债今年初随正股快速下行,转债跌到90元下方。转债下修后回到100元附近,之后正股小幅走高,转债价格上冲到120元附近。相比其他弱资质转债,红相危机短期且溢价率极低情况下,转债容易出现负溢价套利,转债余额也从年初5.5亿下行至当前3.9亿。

溢价转股:最典型是海印转债。海印转债是首例溢价转股,也就是场外资金购买转债进行转股,而后二级市场卖出的方式解决转债。当然,溢价率不高(通常小于20%)、场外资金充沛等是必要条件。公司可通过下修等方式快速压缩溢价率,如果正股没有快速走弱,溢价率通常维持在10%附近。即公司能通过转债余额10%左右的场外资金损耗,利用正股流动性解决转债。

负溢价套利:比如正邦转债。正邦转债存续期通过多次下修,将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受限于下修价格,价格难以回到100元。但正邦转债存续期重整等事件频出,正股经常单日走高,转债易出现负溢价。在负溢价套利下,正邦仅在存续期就有超10亿转债转股退出。

以上转债退出路径要点是转股价值维持较高水平,即下修条款仍有操作空间。从退出方式视角,弱资质转债大多偿债能力不足或者是有一定财务问题,能否通过股权方式退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类:转债难以下修且公司偿债能力相对不足,以高收益债逻辑看待。比如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山鹰、三房等。正股股价在1元附近,如果转债下修,公司正股即将触发交易退市。下修无望后,这部分转债价格难以快速提高,公司能处理的方式明显不多。这部分转债很难通过股权方式退出,更多的以高收益债逻辑看待。

第二类:公司在下修等还有操作空间,即使短期无下修预期,转债仍然可以以股权退出角度看待。典型如红相、美锦、利群等,公司能够通过下修让价格快速回升,后续无论是溢价转股/负溢价套利都能够有效解决转债。对于有下修操作空间的转债,价格才是关键。当前百元以下转债,即使公司短期没有下修预期(转债也在不下修期限内),但我们依然可以股权视角退出看待。通过股权视角退出看,当前面值以下转债条款机会依然多,尤其是稀释率未超过20%以及正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高的转债。


第三类:下修有操作空间,但受制于转债稀释率、正股其他股东,下修难以实现。转债以高收益债、股权视角结合看待。主要集中在光伏、锂电等行业,转债转股价值低,正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仍高。从理论看,这部分转债大概率依然以股权视角退出。但现实是如果转债下修,考虑到稀释率问题,正股大多调整幅度超20%。而且正股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高,下修条款难以通过。这部分转债最终处理方式可能是:

1.行业持续走弱,正股机构投资者逐步退出。公司在极端环境通过下修优先解决转债,类似正邦多次下修最终以股权解决转债;

2.行业触底,正股虽未能走高,但现金流能够覆盖转债,最终以债权方式退出;

3.行业触底,正股略微走高,通过小幅下修即修复转股价值。最终以股权方式退出;

4.行业持续走弱,下修难以实现、偿债能力不足,最终沦为高收益债。


总的来说,光伏、锂电行业等行业转债能否以股权退出是存疑的,分析时依然需要考虑以高收益债角度看待。

#广汇汽车锁定面退,股友们怎么看?#  $广汇汽车(SH600297)$  

$美锦转债(SZ127061)$  

#复盘记录#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