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官方公布了《稀土管理条例》,明确国家全面监管,意图近一步控制战略资源,掌握稀土产品流向。然而,尽管官方试图加强对稀土业的控制,稀土市场仍处于低迷。

《日经亚洲》引述Argus Media数据指出,7月11日钕(Neodymium)的价格比2023年7月底低了23%,镝(Dysprosium)下降了24%。

截至周四(7月18日),中国稀土产业协会发布的稀土价格指数已较2023年7月下旬下跌了约20%。

稀土(Rare Earth)是化学周期表中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稀土被视为战略性矿产资源,亦有人称之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等。

稀土元素是智能手机、电动车、风力涡轮机、洲际导弹等众多高端产品的重要原料。但由于中国的产量增加,稀土的价格已有所回落。

官方会为稀土生产商分配生产配额,2024年上半年批出的配额达135,000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2.5%。然而,稀土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达到预期,过剩产能只好由行业来消化。

今年1至3月,中国稀土主要生产商利润全部大幅下滑,北方稀土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4%,中国稀土亏损约人民币2.89亿元、广晟有色亏损3.04亿元、盛和资源亏损2.16亿元。

2023年,在上半年和下半年配额的基础上,官方又增加了第三组配额,使全年配额总量达255,000吨,较2022年增加21%。许多人认为今年的配额将超过2023年。

增加产量似乎是为了保有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并将稀土作为外交谈判筹码。  有观点认为,官方故意压低价格,是为了支持绿色能源产业,或是挤压西方生产商的利润空间。

然而,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去风险的风潮下,全球稀土生产格局正在改变。

目前,美国已扩大国内稀土生产,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其它国家也在采取类似的措施。许多国家都已加强探勘,确定境内的稀土矿藏。

稀土的名称中虽含有稀有一词,但在储量上,它们比白银和黄金都要丰富,也不是特别集中。 稀土元素目前仍以中国占居主导地位,只是因为这些金属的开采和提炼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西方没有大量开采。

经济学家埃兹拉蒂(Milton Ezrati)曾指出,中国对稀土元素的主导地位是把双刃剑。  如果中国频繁、积极地拒绝向用户提供这些重要材料,中国就会失去全球主导地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很有可能会开发其它资源,并研发出符合他们对环境要求的提炼技术。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10年代初期,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80%至90%。到202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约70%。与此同时,2023年全球产量达到350,000吨,比2013年增加了两倍多。因此,稀土的稀有性已不如以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