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大选风云突变,受美考虑加强芯片贸易管制的消息、以及此前懂王近期的采访言论影响,芯片股波动增大。对此,交银国际指出,对半导体制造厂商来说,潜在的负面影响或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而美国本土以及中国大陆芯片半导体制造公司受影响不大,甚至或能从中受益。长期看,或加速我国芯片半导体设计的国产替代。$芯片ETF基金(SZ159599)$

具体来看,近期懂王对台积电放炮,称“美国全部的芯片业务被台积电抢走了,美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这么讲,其实也是在馋台积电吃上了AI的红利。根据台积电的2024年二季报,实现营收208.2亿美元,同比增长40%,实现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36%,大超预期。在产能拉满、工艺涨价之后,台积电的订单仍旧排到2025年,其中很大一部分需求来自于英伟达等公司的AI芯片。

AI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支撑着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应用落地。GPU(显卡)是我们最为熟知的AI芯片类型,在全球GPU市场上,英伟达、英特尔和AMD几乎瓜分了所有份额,2024年一季度全球独立显卡出货量中,英伟达占比接近88%。但我国并不缺少优秀的AI芯片公司,比如海光信息、寒武纪、景嘉微等以及一些初创公司,只是需要给它们一些时间,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例如,景嘉微是率先打破国外GPU垄断的公司,自主研发出GPU芯片JM5400,填补了国内GPU芯片的空白。从中长期来看,AI对GPU的需求以及国产替代对GPU的需求将给国内芯片厂商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伴随着中报季的来临,多家芯片半导体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机构分析,AI+创新周期叠加行业复苏双重驱动下,半导体产业景气度实现回暖,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截至目前,申万二级行业半导体板块内,共有42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超七成公司业绩预喜,包括17家预增、11家扭亏、4家略增长川科技、全志科技、韦尔股份等21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过100%,占比达五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半导体板块获得机构基金显著加仓。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电子行业持仓总市值占比14.1%,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环比增速24.4%,同样位居首位。其中,半导体板块持仓占电子板块总持仓46%,占据半壁江山。

个股方面,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共重仓了121只半导体个股,其中70只个股都在二季度获得了基金增持,澜起科技、长电科技、兆易创新、寒武纪、雅克科技等9只半导体个股获基金超千万股的增持。

从近期的盘面上来看,国产化浪潮逐步成短线市场共识度最高的方向之一。而从细分板块而言,半导体成为当仁不让的领涨板块。首先是上周而寒武纪放量涨停成功激活板块整体的人气,而上海贝岭的二连板更是带动半导体产业链短期迎来一次爆发。

市场观点指出,半导体板块表现亮眼,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周期向上和个股业绩预喜形成共振。半导体行业是短、中、长期都较为乐观的行业,短期逻辑是国产化相关公司订单和业绩高速增长,中期逻辑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周期恢复向上,长期逻辑是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有望快速发展。从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等板块业绩增速较高,景气度明显回升。

高弹性!一键覆盖50只芯片龙头

芯片板块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自2016以来累计涨71%,表现优于同期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创业板、沪深300指数,并且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超额收益。截至到2024/7/19,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的估值为72倍(PE-TTM),距离历史峰值还有超81%的空间,性价比值得关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2016/1/1-2024/7/19)。

芯片ETF基金(159599)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以及为芯片提供半导体材料、晶圆生产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物料或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一共50只成份股,截至2024/7/19,前十大权重股为:北方华创、中芯国际、韦尔股份、海光信息、中微公司、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寒武纪、长电科技、三安光电。(数据来源:深交所)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顺势而为,把握芯片上行周期

芯片ETF基金(159599)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寒武纪-U(SH688256)$$景嘉微(SZ300474)$#英伟达将推出“B20芯片”特供中国?##询价转让引发暴跌?最多折让5.6%##马斯克用10万个H100打造最强AI##半导体板块大涨,抄底机会?##机构:沪指有望在2900点附近触底#

买ETF,上东财!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涨跌幅如下:2016年(-16.15%);2017年(20.21%);2018年(-41.75%);2019年(140.85%),2020年(52.99%);2021年(32.15%);2022年(-37.41%);2023年(-2.18%);2024年1-6月(-12.3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