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息催化:

1、SpaceX的“星际飞船“将于7月下旬准备迎接第五次试飞的挑战。

2、"千帆星座"计划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

根据计划,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实现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第二阶段则计划在2027年底前实现全球网络覆盖,最终到2030年底前,计划通过15000颗卫星实现手机直连多业务融合服务。

2015年被视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向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如今火箭“排队”等发射的盛景,正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上演,“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了2024年工作报告,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一、什么是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

商业航天的兴起源于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上,航天活动主要由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负责,而商业航天则是由私营企业或合作企业来推动和开展。

二、影响商业航天的关键要素

商业航天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是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核心动力,包括卫星制造技术、火箭发射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突破。

成本控制是商业航天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得商业航天服务更加经济实惠。

市场需求是商业航天发展的驱动力,只有满足市场需求,商业航天才能持续发展。

三、商业航天降低成本的措施

商业航天领域为了增强竞争力,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降低成本。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法: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迭代和创新,商业航天公司能够提高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例如,力箭一号火箭通过去任务化设计,实现了高密度发射,减少了测量设备,提高了发射效率。

产业化和工业化生产:通过规模化生产,商业航天公司能够降低单个部件的成本,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力箭一号火箭就是在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应用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应用商业发射的开端。

可重复使用技术: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因为它们可以执行多次任务而无需从头开始制造新的火箭。例如,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已经实现了100%成功发射和100%回收主发动机的一级火箭,这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

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商业航天公司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航天发展公司通过提前预估和分析材料需求,结合价格波动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提高集中采购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成本工程。

组织管理优化: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打破传统企业各部门间的限制,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力成本。例如,SpaceX的组织管理模式更加灵活,有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创新。

市场拓展: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制定更符合客户诉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扩大市场份额。例如,航天发展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拓宽市场渠道,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通过上述措施,商业航天公司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推动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商业航天的主要应用

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信:商业卫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包括电话、电视、互联网、卫星通信载荷、相控天线技术、星船基站通信一体化、天地激光通信、卫星微波成像载荷等。

遥感:遥感卫星可以用于地质勘探、气候变化研究、农业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精准农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图像和数据。

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导航卫星为车辆、船舶、飞机等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对于交通管理和个人导航至关重要。

科学实验:商业航天还包括在太空进行的科学实验,如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生物学实验等。

太空旅游:随着技术的发展,太空旅游成为可能,商业航天公司正在探索将普通人送上太空的可能性。

太空资源开发:商业航天也涉及到对太空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如小行星采矿等。

卫星互联网: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航天公司正在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以提供更快、更广覆盖的互联网服务。深空探测:商业航天公司也在探索深空探测的可能性,如火星探索、小行星探测等。

商业航天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商业航天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五、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分布

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地面设备制造、运营与应用服务等环节。

上游研发与制造:

航天器设计与制造:这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基础,涉及航天器的设计、材料研究、制造技术等。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正在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例如,3D打印技术已经被用于缩短航天器的制造周期并降低成本。

材料与技术创新: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新型推进技术、新型能源系统等都在不断推动航天器性能的提升。这些技术创新是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游发射与运营:

发射服务:这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提供商业卫星的发射服务。运载火箭是商业卫星发射的主要提供方,其结构包括箭体、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

地面设备制造:包括卫星测控设备和卫星终端技术设备。这些设备用于检测判断在轨运行卫星的各种仪器工作状态,保障卫星在轨道上安全运行。同时,它们也面向下游的导航、通信、遥感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基础设备。

下游卫星运营与应用:

卫星应用服务:主要涉及卫星的遥感、通信、导航等功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遥感卫星可以用于气象、环境、农业等领域的监测;通信卫星可以为全球提供通信服务;导航卫星则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综上所述,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链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演进。

六、商业航天的市场格局商业航天市场格局正在经历快速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与传统的国家航天机构形成竞争。同时,国际合作也在加强,跨国企业和多国合作项目不断涌现。商业航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但也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以下几家公司:

SpaceX:美国的SpaceX公司在2023年执行了98次发射,是全球范围内发射次数最多的机构。其旗下的猎鹰9号、重型猎鹰、星舰和龙飞船在当年表现出色,取得了显著成就。

联合发射联盟ULA:尽管在2023年仅发3枚火箭,但由于火神半人马火箭的成功升空以及Delta 4重型的运载能力,ULA仍然是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

蓝箭航天:中国的蓝箭航天在2023年完成了2次发射,其中朱雀2号成为世界首个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燃料火箭,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

星河动力:中国的星河动力在2023年完成了7次发射,其中6次成功入轨,其谷神星一号在同年发超过20颗卫星。

星际荣耀:中国的星际荣耀在2023年的双曲线一号火箭完成了2次发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颗成功入轨的商业火箭。

中科宇航:中国的中科宇航在2023年共完成了1次发射,这次发射力箭一号共搭载了26颗卫星,刷新了中国一箭多星任务纪录。

天兵科技:中国的天兵科技在2023年完成了一次发射,其天龙2号成功将一枚卫星送入轨道。

萤火虫:美国的萤火虫航天在2023年完成了旗下Alpha火箭的首次完全成功发射。

这些公司代表了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主要力量,各自在火箭技术、发射服务和卫星应用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相关公司梳理:$飞沃科技(SZ301232)$$上海沪工(SH603131)$$上海瀚讯(SZ300762)$、$航天科技(000901)、$海格通信(002465)、$航宇微(300053)、$华力创通(300045)、$商业航天(886078)等等...

七、产业链图谱

仅做研究参考,不涉及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