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近五个月后,中原银行前董事长徐诺金确认落马。7月11日,中纪委官网通报显示,河南省纪委监委对徐诺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调查立案。

徐诺金因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也一并移送。

这是中原银行第二任落马的董事长,而加上现任董事长郭浩,中原银行一共也就三任董事长,算下来这落马概率着实有些高。近两年,合并后的中原银行尽管被地方寄予厚望,但业绩下滑的同时,该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股权频遭流拍,就连新领导班子对2024年的业绩展望也偏向保守,表现实难令人满意。

任期内完成吸收合并,股权分散问题尤存

从履历来看,进入中原银行之前,徐诺金长期任职于央行系统,担任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巡视员;2015年8月起,徐诺金又担任了央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2021年9月,徐诺金以中原银行党委书记的身份亮相公众视野;11月,徐诺金的中原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正式掌舵中原银行,直至2023年4月卸任。

身份从金融监管者转变而来,且年龄接近退休,徐诺金自身的种种条件似乎都与正值合并关键期的中原银行不太匹配。即便如此,中原银行吸收合并的重大任务依然是在徐诺金掌舵期间完成的。合并后的中原银行总资产顺利突破万亿,营收规模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而合并期间剥离的部分不良资产,则由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

成功合并后,徐诺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对外表示中原银行已经基本形成了“国有主导、适度分散、股东适格、合理平衡”的股权结构,下一步就是适时启动回归A股。

只是如今,徐诺金被双开,中原银行“回归A股”的目标也被暂时搁置。搁置A股的原因或许有很多,管理层不稳定、盈利能力弱化、资产质量承压、股权管理水平待提升等都让目前的中原银行无暇顾及A股上市。尤其是股东股权方面,中原银行的情况实则与徐诺金先前说的“股东适格”有较大出入。

中原银行第二次合并的三家银行是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其中,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在被合并之前,股权结构都涉及河南新财富集团(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始作俑者),尤其平顶山银行第三大股东兰尉高速的实控人便是新财富集团的吕奕,合并后,如无意外,新财富集团也会与中原银行的股权沾边。只是可能持股比例不大,外加中原银行合并后本身股权结构分散,法人股东众多,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原银行的主要股东列表。

整体来看,中原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散且无实控人,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前十大内资股股东合计持股只有23.33%,持股比例超过5%的大股东只有一家。此外,该行还有约51.81亿股内资股股份存在质押情形,占总股本的14.17%,其中主要股东质押的内资股占比1.15%;另有约13.34亿股内资股股份被司法冻结,侧面说明中原银行的部分主要股东和中小股东可能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

而分散的股权结构和较差的中小股东资质,除了不利于该行的经营治理,也对中原银行的投资价值认可度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7月初,中原银行一笔1.01亿元起拍价的股权首次法拍,因为无人报名最终流拍。今年以来,中原银行已经有4笔内资股股权登上拍卖台,且都以高于高流通的H股交易价的每股底价进行拍卖,最终都因为无人接盘而流拍。

业绩展望挂倒挡,新管理层以退为进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后的中原银行,业绩与规模不仅没有高歌猛进,反而在2024年有了“挂倒挡”的倾向。5月30日中原银行发布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并提交了2024年财务预算议案。议案中,中原银行一反常态地对2024年的多项业务指标作出了下滑的规划。

先看2023年的业绩,中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1.83亿元,同比微增2.2%;实现净利润32.06亿元,同比下降16.2%,归母净利润为32.21亿元,同比下降11.8%。截至年末,该行的资产余额为13459.78亿元,不良率则为2.04%,较上年末上升了11个基点。这些关键指标中,利润端和资产质量端的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而在2024年的财务预算里,中原银行对这些本就出现了下滑的指标,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下调。

首先,中原银行预计2024年实现集团净利润25.87亿元,这一数据相较于2023年报中的32.06亿元,足足减少了19.31%;资产质量方面,中原银行展望的是截至年末不良率控制在2.25%以内,比2023年末数据高出了21个基点。甚至,连规模都有所收缩,该行预计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13200亿元。

要知道,中原银行现任掌门郭浩是去年5月成为董事长的,现任行长刘凯则是去年11月份被提拔为行长的,除了一二把手,2023年中原银行的管理层人数变动高达19人,该行高层几乎是进行了大换血。今年是中原银行新领导班子组建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却给出了一份略显悲观的业绩展望。

究其原因,或许是与中原银行利差收窄,业务整合过渡期成本增加,拨备水平无法完全覆盖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金融资产风险加剧等多重经营问题有关。

除了信贷不良率抬升,该行投资性金融资产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中原银行的投资性金融资产除了占比最高的政府债券和银行债券,还有一部分信托及资管计划资产,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信托及资管计划资产规模有275.58亿元,这类资产收益高风险也高。2023年, 中原银行计提了61.42亿元的投资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远高于贷款减值损失,这笔减值损失很有可能便来自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也因此,2023年中原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增至125.6亿元,再加上业务及管理费也出现了增加,中原银行的营业支出大增,成本收入比上涨至40.07%,最终导致利润端表现不佳。

或许正是中原银行这“四处漏风”的情况,让新管理层意识到与其,不如以退为进,主动调整发展方向,压缩规模,革除积冗积弊。在郭浩的带领下,中原银行能甩掉阵痛,走出当前的困境吗?期待时间给出答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