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士兰微的发展历史,公司选择“忍耐”,并不是濒临困境时的被迫接受,而是迎难而上,主动挑战。2003年3月,士兰微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登陆上交所A股。公司从收音机、音响等中低端消费电子市场起步,上市时公司已经实现营业收入接近4亿元,净利润6033万元。士兰微不满足于现状,主动选择了更艰苦的路,承受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将产线从最初的5/6英寸升级到12英寸,资产规模从上市初期约7.7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169.2亿元,营收规模也扩大约22倍至82.82亿元。1982年,陈向东从复旦大学物理电子半导体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甘肃国营第八七一厂绍兴分厂,就开始与IDM模式打交道;随后辗转台资企业杭州友旺电子,陈向东在产品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向东集结范伟宏、郑少波、江忠永、罗华兵、宋卫权、陈国华等志同道合的青年人,投身创业大潮,在友旺电子基础上,开启了“士兰七君子”的创业历程,并于1997年成立了士兰微。 当时中国大陆芯片代工产能甚是稀缺,无锡华晶成为国产芯片代工先锋,后续华虹、宏力、中芯国际等国内代工巨头相继成立。据记者了解,当初为了获得代工产能,陈向东还曾经独自一人坐火车前往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寻找代工厂产能。  2001年1月,在《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指引下,士兰微电子投资设立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开始建设一条5英寸芯片生产线,开启了士兰微的IDM征程。 陈向东介绍:“这条芯片生产线当时的投资预算是2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金额为1.6亿元,生产能力5000片/月。公司上市后,我们又迅速开始建设一条6英寸生产线。”虽然当时芯片产线规模较小,但士兰微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拥有芯片生产线的民营芯片设计公司 时至今日,士兰微已经行稳致远。根据国际调查机构ICInsights公布的全球产能评价报告,在5英寸/6英寸生产规模上,士兰微在全球同等尺寸芯片生产企业中位居第二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