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银行股的上涨,从认知的逻辑上,机构讲了好几波的故事,换了好几类逻辑。

在以前,银行股的上涨,其实是有规律的,那就是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经济向好时,银行股上涨,最典型的是和房地产相关,周期性行业。

而到了这个周期,大家发现,强预期,弱现实之后,大家开始对标日本失去的30年。若是参照日本的情况,当时市场资金会配置债券、类债券的红利类资产。于是,银行则被当成红利高股息率的资产进行配置。毕竟,当大家都躺平,不想卷,卷不动的时候,只想求个稳。

当然,在这其中银行板块的表现是有分化的。其中,国有大行表现最好,就是“工农中建”这一类。这些,也是大家最为熟悉,央企级别。而股份制、地方性银行表现是有差异的,这里面有一半表现好,有一半其实也是震荡行情,核心的差异是在于这些银行在过往与房地产绑定有多深。

整体上看,如果和地产业务越相关,其实表现相对一般。毕竟,地产不好,则会影响其业绩。当然,并不是说国有大行,“工农中建”这些不受地产影响,只是整体情况会相对好一些。

到了近期,投资银行股的逻辑又有了新变化。大家跟着跟着发现,大环境不好,各行各业绩并不好,而银行一对比,还相对好一些。虽然,放贷的利率在下行,但是吸储存款利率下行速度更快,这中间有一个价差,业绩还行。

于是,边涨就边有了新的故事,所以银行股不断创新高。

熟悉的味道,每一次,一个大行业的上涨,确实是不断有新的逻辑,新的故事出来,让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加入其中。故事,何时停止,我们不得而知。但整体上看,如果银行属于红利类的大逻辑,机构在这个方向的占比,在二季度的持仓中并不算高。

虽然,银行股涨,拉指数,骂疯了,但上涨也是客观事实。

那么,究竟谁是买银行股的主力?

除了国家队之外,险资算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增量资金。保险去年的保单资金大致增长了10%、而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近10%。这一类资金,它们不敢乱买,更倾向于配置红利类资产。毕竟,就当前股息率而言,他们还是算得过账。所以,保险的资金作为为数不多的增量资金,应该是集中配置了红利资产。而红利中,银行股也肯定是主要的构成部分。

$银行ETF(SH512800)$  

#四大行屡创新高,股友们有何启示?#  $工商银行(SH601398)$  

#李大霄:中国股市转机或渐行渐近#  $上证指数(SH000001)$  

#三大基金展望: A股估值具有吸引力#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