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受再融资新规限制以及转股、强赎激增的影响,今年存量可转债市场大幅萎缩。与年初相比,2024年可转债市场已减少近1400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交易所共有存续债券534只,规模7388.19亿元,数量均较去年末明显减少。2023年末,存续转债共有578只,规模8753.38亿元。
2024年转债市场即将落幕,而对于2025年市场的展望,多家机构预计,明年可转债的信用风险将得到有效缓解,权益市场也有望推动可转债上行。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 2025年可转债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新发行减少叠加到期和赎回量增加,导致净供给减少。2024年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收缩,不仅一级市场发行大幅放缓,大盘品种到期和转股规模也显著增加。从目前备案情况来看,2025年供给收缩的趋势仍将延续,处于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交易所受理等各环节的可转债规模1100亿元左右。2025年到期的存续品种规模合计800亿元。此外,债转股规模中性估算约600亿元,市场存量规模大概率将继续压缩,可转债稀缺性仍在。”万柏基金投资总监陈勇表示。
颜子琦则预计,在权益市场的积极反弹推动下,可转债的低价券信用风险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可转债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价格压缩后,市场估值已经开始显现出修复的迹象。低价可转债吸引力增加,市场对转债的需求逐步释放,高科技、化债、扩内需、并购重组等市场热点凸显转债获利新板块。
“2025年的可转债规模可能将有较小增长,可转债作为重要融资工具,符合国家提倡直接融资的总方针。相比于定增,可转债有其独特优势:发行费率低,约为1.3%,定增为1.8%左右;可转债转股周期在6年左右,股本稀释慢,定增则一次性稀释大股东股权;可转债属于公募产品,发行便利,弃购率低,定增属于私募产品,发行难度和便利度都不如可转债。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交易机会和策略选择。同时,政策对可转债市场的影响较大,目前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市场还是有不少交易机会。”许佳莹指出。
许佳莹透露,在交易策略逻辑上,私募机构一直尝试加入新的增量信息。增量信息主要来自更高频的数据,使得计算出的标的变化更贴近市场的真实情况,并能更及时地反映市场的短期波动;其次,注册制的普及和年初的一些风险性事件让我们对可转债债底的认知有所变化,机构投资者改进了之前不合理的纯债部分估值方法,同时尝试加入量价数据以调整定价策略,在不同转债溢价率的压缩和放大方面更符合市场实际偏离。
“明年的可转债投资可以采取偏债、偏股和条款博弈相结合的策略,充分利用可转债的不对称性和条款优势。选择价格在100元至120元之间的品种,这类品种在正股上涨时具有良好的上涨潜力,而在正股下跌时往往更加抗跌;其次,低价品种可结合条款优势和正股波动性,多数品种的信用风险可控。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