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小米吃饱,恒科跌倒?

今日,港股市场忽然迎来了一场剧烈地震。

截至3月25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大跌3.85%,成交额达到1291.25亿港元,同比前一日放量超过70%。

而“始作俑者”,是小米。

今天早上,小米集团最新公告,计划配售8亿股股份,按照53.25港元/股的价格,筹资约426亿港元。根据小米最新的股价情况,配售价53.25港元/股,比上个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6.6%。配售股份占小米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2%,认购后占扩大股本约3.1%。

日前小米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全年财报显示,营收达3659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0%。利润方面同样表现不俗,2024年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其中现金储备涨到了 1751 亿元,四年下来,小米账上的现金还多出来 700 亿元。

看上去不差钱的小米为何还要募资?

来看看小米发布的公告,募来的资金主要砸在这三个地方:一是加速业务扩张;二是进行研发投资,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实力;三是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细究起来,这并不难理解。

这1751亿元的现金储备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银行存款、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短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之短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之长期投资以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长期投资中的理财投资。到 2024 年年底,真正能立马拿来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 336.61 亿元,这点钱对于小米那野心勃勃的业务发展计划来说,显然是不够看的。

就说小米的汽车业务,那可是个 “吞金兽”。2024 年,小米汽车业务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高达 62 亿元,而且小米还计划在 2025 年交付 35 万台汽车,按照小米现在卖一台亏4.53万元的节奏,亏损肯定还要扩大。

更为关键的是,要实现这交付个目标,就得扩大产能。现在北京第二座工厂眼瞅着就要投产了,光土地购置及建设成本就花了 8.42 亿元,后续还有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一堆环节,哪个不要大把大把地烧钱。

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得像战场。拿比亚迪来说,近期大手一挥,通过 435 亿港元的大额融资来支撑研发投入和加速海外布局。在高度竞争环境下,小米要是想站稳脚跟,匹配交付目标,就得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来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不然根本没法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但小米的这步棋,会不会成为压垮港股的最后一根稻?

$小米集团-W(HK|01810)$ $恒生指数(QQZS|HSI)$ $恒生科技指数(HS|HSTECH)$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