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要点
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头部机构,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稳居城商行首位。在监管政策引导下,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零售业务转型加速,AUM和存款规模增长显著;公司业务量质齐升,金融市场业务创新发展,托管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二、经营规模稳健增长,财务指标表现良好
2.1 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扩张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北京银行总资产达4.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3%,继续保持城商行规模首位。贷款总额2.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69% ,其中公司贷款12,30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1亿元,增幅10.52%;零售贷款6,919.36亿元,同比增长3.28%。存款总额2.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59%,人民币公司存款规模创新高,达16,209亿元,较年初增加1,955亿元。
2.2 营收利润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17.59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18亿元,同比增长1.90%。虽然营收和净利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净息差方面,尽管面临市场利率下行压力,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基本维持稳定。
2.3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209.73%,较年初有所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三、特色业务发展突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3.1 科技金融:打造专营体系,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完善“1+17+N”科技金融专营体系,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服务品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447.09亿元,较年初增加854.73亿元,增速32.97%。积极支持科创企业,累计发行科创票据,金额在全市场排名靠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全生态、全链条的组合金融服务。
3.2 绿色金融:丰富产品谱系,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推出“无废贷”“节水贷”“绿棕贷”“京行绿e贷”等创新产品。公司绿色贷款余额2,047.68亿元,较年初增长488.73亿元,增速31.35%。积极对接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3 普惠金融:提升服务质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80.71亿元,较年初增加498.41亿元,增速20.92%。创新线上业务申贷模式,打造“统e融”一站式入口,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4 养老金融:升级服务体系,扩大市场领先优势
全行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突破150万户,居城商行首位,其中北京地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超113万户,区域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创新推出“养老金自动缴存 + 养老基金定投”智能养老服务模式,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满足客户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
3.5 数字金融:加大推动力度,创新业务模式
全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公司贷款余额824.99亿元,较年初增加127.87亿元。搭建数字人民币业务平台、智能合约应用平台,实现数币代发工资、数币贷款、数币受理收单等一系列场景应用,带动业务显著增长。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业务板块协同发展,转型成效显著
4.1 零售银行业务:深化转型,AUM和存款规模增长显著
零售AUM突破1.1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25亿元,增幅16.01%,零售存款规模达到7,089.97亿元,较年初增长9.6%。自营线上消费贷“京e贷”7.0版本全面升级,个人贷款余额6,919.36亿元,同比增长3.28%。零售客户突破3,000万户,贵宾客户近110万户,贵宾客户AUM净增贡献度达到88%,私行客户达16,768户。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4.2 公司银行业务:量质齐升,结构持续优化
人民币公司存款规模创新高,达16,209亿元,较年初增加1,955亿元;人民币公司贷款规模达12,30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1亿元,增幅10.52%。供应链金融投放规模超万亿元,同比增长71%。围绕国家战略大局,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支持,公司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4.3 金融市场业务:创新发展,托管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金融市场管理业务规模达4.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39%。托管资产规模2.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7.51%;票据业务实现票据买卖价差12.4亿元,同比增幅87%。持续深化产品创新,加强同业合作,金融市场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五、数字化转型提速,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5.1 “京智大脑”AI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
“京智大脑”AI平台完成语音、图像等八个关键领域的建设,同时上线8款智能问答机器人和52项AI智能工具。积极布局“大模型 + 小模型”驱动的新一代金融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5.2 数字化转型赋能风险管控
按照CPCTR重构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完成移动端APP鸿蒙系统升级改造上线投产,完成新一代授信后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实现全行投贷后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冒烟指数”风险预警体系3.0版本建设,启动智慧审批咨询项目,利用智能工具及模型辅助审批决策、减轻操作负担、提高审批效能。
5.3 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
助力“大零售”业务转型,持续完善零售水晶球系统,提高协作效率和决策效率,实现“客户服务 + 客户经营”模式转型,全面提升客户经理的营销效能及体验;搭建新一代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系统,为客户提供线上化、智能化的财富规划选择;拓展“智策”体系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累计上线策略3,200余条,触达客户超4.5亿人次。
六、特色金融品牌建设,构筑竞争优势
6.1 “儿童友好型银行”建设
儿童金融客户数突破175万户,合作院校超1,800所,帮助管理压岁钱近114亿元,举办京苗俱乐部活动超2.5万场。通过开展适儿化改造、举办特色活动等方式,为儿童客户和家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6.2 “伴您一生的银行”建设
首次推出银发客群专属理财,扩充养老金账户外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推出“备老账本”功能,支持随时记录养老资产,并依据养老规划方案量身定制产品组合。以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为理念,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6.3 “专精特新第一行”建设
服务专精特新客户超1.7万户,较年初增加4,965户,增速38.40%;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较年初增加280亿元。升级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组合金融服务方案,配套建立“专精特新”组合金融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全方位支持。
6.4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银行”建设
积极探索批量拓客模式,注重产品渗透,全面加强“1 + 3 + N”多产品交叉营销。精细化做好战略客户服务,综合化抓好腰部客户拓展,数字化推动基础客户增量提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6.5 “投行驱动的商业银行”建设
全行债券承销规模2,658.83亿元,全市场排名第8位,城商行排名第1位,北京地区发行客户数排名第1位。科创票据规模275.51亿元,持续领跑城商行,全市场第5名。加大投行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力度,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6.6 “AI驱动的商业银行”建设
创新推出零售首个AI Agent应用——智能策略复盘助手,全面升级“零售水晶球”系统,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的数智化和精细化水平。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升级。
6.7 “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建设
加强银政企校合作,面向各界人才客群发放专属英才卡超1.5万张,“英才贷”放款量累计8亿元。为人才提供专属金融服务,助力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
七、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宏观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如经济下行可能使企业还款能力下降,增加不良贷款风险。
2. 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影响银行净息差,进而影响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可能压缩银行利差空间。
3.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金融行业竞争加剧,银行获取优质客户和业务的难度可能增加。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可能导致北京银行市场份额下降。
4. 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虽然金融科技带来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可能影响银行声誉和客户信任。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