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的资产收购
2023年底,亚泰集团全资子公司拟以9.39亿元溢价41%收购鸡西泰鑫煤业97.78%股权,但标的资产存在采矿权证抵押、房屋产权缺失等问题。上交所火速问询后,公司仅以“终止收购”草草回应,对关键问题“暂不回复”,暴露出管理层对监管的蔑视。
此前,公司还因预付款挂账异常(如2022年末对泰鑫煤业预付款近3亿元,全年交易额仅6000万元)被质疑利益输送。
历史财务造假与信披违规
2015年收购明日宇航形成25亿元商誉,后因标的公司连续五年虚增营收超33亿元被证监会处罚,商誉减值加剧亏损。2024年因回购金额未达承诺下限3000万元,被吉林证监局责令改正并记入诚信档案。
二、持续巨亏与财务危机
主业全面溃败
建材业务:东北水泥价格战导致2024年亏损缩减至3.4亿元,但全年仍持续亏损。
地产业务:天津土地项目50亿元应收款无法收回,2024年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或超9亿元,成为巨亏主因。
医药业务:吉林大药房2024年上半年亏损1724万元,板块整体盈亏边缘。
2024年预计净亏损28-32亿元,近六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03亿元。
高负债与流动性危机
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负债达270亿元,资产负债率86.15%,年利息费用约20亿元,资金链濒临断裂。2025年3月拟出售东北证券29.8%股份套现近8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236亿元,逾期风险未解。
三、治理失效与退市风险
内部人控制顽疾
管理层通过持股平台(如吉林金塔投资)与国资股东形成利益同盟,前五大股东中三家股份被质押或冻结,疑似资金挪用。2024年股价两度跌破1元,触发“面值退市”危机,需国资增持、回购等紧急护盘。
监管缺失与市场信任崩塌
从淘汰落后产能骗取财政补贴到豫金刚石项目信披违规,公司多次挑战监管底线。2024年因信披违规,时任董事长宋尚龙被监管警示,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四、战略失误与多元化困局
盲目多元化拖累主业
公司涉足金融、煤炭、商贸等领域,但除金融投资年贡献3亿元外,其他板块利润微薄甚至亏损。2024年提出聚焦主业,但地产业务资产减值已难以挽回。
行业调整下的战略迟钝
东北水泥市场产能过剩,公司虽为区域龙头,但未能及时通过并购整合提升集中度,反而在行业复苏期仍深陷亏损泥潭。
结语
亚泰集团从东北行业巨头沦落至退市边缘,本质是管理层短视、治理失效与战略失误的叠加结果。若2025年无法实现净资产转正或扭亏,恐难逃退市命运。这一案例警示:企业需以主业为本,强化合规经营,而监管层更应严惩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避免资源长期错配。
2025-03-31 21:23:3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这次做好退市准备。不是危言耸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