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被称为潮玩界茅台的泡泡玛特交出史上最炸财报,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翻了一倍多,106.9%。净利润34亿元,同比暴涨185.9%,相当于每天赚930万。

海外业务直接杀疯了,港澳台及海外收入50.7亿元,同比暴增375%,占总营收近40%,其中东南亚市场单区营收24亿元,同比涨了6倍多。

拆开数据看,泡泡玛特的吸金术堪称教科书级别。

毛利率66.8%,比茅台还高,茅台毛利率约91%,但快消品里逆天,卖一个盲盒赚的钱比卖两瓶矿泉水还多。

存货周转天数从133天砍到102天,相当于仓库里的娃娃更快变成真金白银。

会员数破4600万,去年新增1173万,相当于每天有3.2万人入坑,会员贡献了92.7%的销售额。

这不是卖玩具,而是在经营年轻人的宗教。


泡泡玛特的疯狂增长,有三大因素。


一是盲盒不是玩具,是Z世代的精神刚需

你以为年轻人买的是塑料娃娃?错了,他们买的是拆盒时的心跳和集齐一套的成就感。

MOLLY、LABUBU这些IP,已经变成社交货币。小红书上#泡泡玛特换娃#话题有3.2亿浏览,有人为了隐藏款花数千元收二手。

毛绒玩具爆卖28亿,同比涨1289%,因为挂件能挂包上、钥匙上,成了00后彰显个性的刚需。

MEGA系列(大娃)单价699-2000元,被炒到万元以上,妥妥的潮玩界爱马仕。


二是IP造神,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是批量制造顶流的能力,


四大IP年入10亿+,THE MONSTERS(LABUBU所在系列)营收30.4亿,同比涨726%,成新晋一哥。

CRYBABY用1年冲进10亿俱乐部,比MOLLY快3倍,靠的是丧燃人设戳中打工人。

每个IP都有独立人设剧本,比如HIRONO小野被塑造成孤独艺术家,线下快闪店卖的不是玩具,是治愈感。

三是出海不是卖货,是文化输出降维打击

东南亚市场复制国内玩法,和泰国顶流明星合作,推出泰式传统服饰款CRYBABY,上市即售罄。

欧美市场玩潮酷联名,宇航员MOLLY入驻卢浮宫,和漫威出联名款,单价炒到2000美元。

线上渠道野路子,TikTok直播间靠拆盒直播爆火,单场销售额破百万,越南网友为抢货熬夜蹲点。

三大因素,成就泡泡玛特高增长的底层逻辑。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就好比一个金字塔。

塔尖是4个10亿级IP赚大钱。

塔身是13个亿级IP稳基本盘。

塔基是每年上新50-80个新IP,试错成本低,赌中一个就赚翻。


渠道就是泡泡玛特的护城河。

线下401家门店+2300台机器人商店,像商超一样渗透商圈。

线上抽盒机月活超500万,私域社群运营让用户每天想打开看看。

不过泡泡玛特也就风险点,一是热度,一旦热度下降,比如年轻人喜新厌旧,业绩可能下滑。

二是监管与舆论风险, 盲盒被质疑赌博式消费,去年某地消协点名批评,政策风向可能影响扩张节奏。

总体看下来,我对于泡泡玛特的观点是,如果跌到120港元以下分批建仓,长期看好其全球潮玩IP巨头定位。

因为泡泡玛特的本质是把情绪变成一门好生意,让年轻人为孤独、为社交、为成就感买单,还能把这门生意卖到全球。

当情绪到达顶点,极致,持续高潮,那就是潮玩宗教。

已经有信仰的东西,该不该长期看好?如何估值?

最后调研一下,你买过泡泡玛特吗?为哪个IP花过钱?

欢迎留言与我商讨。

$泡泡玛特(HK|09992)$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HK|00700)$ #收盘点评##社区牛人计划##【悬赏】2024年报季!穿越周期迷雾,解码投资真章#@社区精选 @股吧话题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