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炒股的老百姓,居然可以这样投资科创板
2025年3月,春天已至。中国科技产业藏不住的光芒,已然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在深圳湾畔,大疆新一代农业无人机正掠过荔枝林的上空,其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能精准识别病虫害;上海张江的洁净车间里,中芯国际14纳米晶圆在真空舱内延展精密纹路;杭州滨江区的测试场上,宇树机器人完成了侧空翻,其动态平衡算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突破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并在A股市场的科创板得到生动体现。自2019 年设立以来,科创板公司已达585家,构建起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硬科技产业链(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20日)。
经历了5年多的等待,今年1月20日起,资本市场上终于出现了一个能够综合反映科创板运行态势的指数——科创板综合指数(下称“科创综指”),其成分股覆盖97%的科创板公司、均衡布局 44个科技细分行业(申万二级分类,截至2025年3月20日)。
春江水暖鸭先知。指数一经问世,专业的资管机构纷纷推出与之适配的基金产品。比如,南方基金在2月发行科创综指ETF南方(589660)后,又于3月17日起正式开售南方科创综指ETF联接(A类023731,C类023732),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投资渠道。
01 前生今世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先有科创板,再有科创板指数。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登陆A股,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向科技型企业敞开了直达资本的绿色通道。这一板块突破了传统盈利指标的束缚,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及红筹企业上市,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机遇。截至2025年3月2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585家,总市值突破8.12万亿元。
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反映科创板各种表现的指数体系逐渐完善。2020年7月,科创50指数率先发布,它聚焦市值大、流动性强的50家头部企业,成为了科创板的大盘指数。2023年,科创100指数推出,它覆盖了中等市值企业,与科创50形成了差异化互补。尽管其后又有科创板指数问世,但是市场始终缺乏一条能全面反映科创板全貌的综合指数。直到2025年1月,科创综指的问世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20日,科创综指成分股568家,在科创板公司中的覆盖率高达97%。科创综指成分股的行业分布突破了传统科技指数的集中性,前三大行业合计占比仅为50.6%。这种行业集中度显著低于科创50指数,后者光半导体单一行业就占比60%。
科创综指成分股又覆盖了44个申万二级行业,它的这种均衡性更贴近科创板“成链成网”的产业生态,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领域,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多元化特征。
02 景式捕捉科创红利
与聚焦头部企业的科创50和覆盖中等市值的科创100相比,科创综指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科创板全貌的完整映射。它像一张大网,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细分领域的科技企业一网打尽。从市值千亿的行业龙头到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从红筹回归的国际化公司到本土培育的硬科技新星,均在指数中占有相应权重。这种包容性使得科创综指能够捕捉到板块整体的结构性变化,而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群体的表现。
虽然科创综指的成分股“均衡配置”在科创板和科技行业的方方面面,但这并意味指数的表现会是中庸化。科创综指进一步覆盖了科创50、科创100以及科创200指数未能囊括的200余只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科创板小市值企业。在具备科创板高弹性特征的同时,它成功跑赢了同期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的表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科创综指自基日(2019年12月31日)以来累计收益率为23.36%。从相对收益来看,基日以来科创综指相对科创50的超额收益长期为正。
在样本筛选方面,科创综指建立了严格的动态调整机制。它会依据市值等指标综合评估,对成分股进行轮换。比如,它会纳入上市满3个月的日均总市值排名在科创板前10大证券,以及上市满一年的其他标的,并于每月定期剔除ST股等风险标的。这种机制确保了指数成分股保持较高质量,避免了因个别企业经营恶化而拖累整体表现的情况。
根据Wind的2024年三季报及近五年数据显示,科创综指成分股营业收入同比最高增长达到了175%,净利润最高增长也达到了63%。这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盈利弹性和发展潜力。
另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科创综指成分股平均上市时间仅为2.3年,但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却高达12.6%,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指数。稳定可靠的研发投入,确保了相关公司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从万得一致预期来看,截至2025年2月28日,成分股净利润已迎来拐点,且增长势头迅猛。预计2025年,科创综指成分股的净利润和主营收入同比增速将分别达到38%和14%,双双领跑其他指数,彰显出其在市场中的独特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综指当前处于一个具备性价比的区间。在估值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4日,科创综指的市盈率(PE,TTM,剔除负值)为52.96,市净率(PB)为3.92,两者均处于历史分位数32.5%。由于科创综指的成分股多为新兴行业,且企业尚处于竞争和发展初期阶段,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推动估值和市值双升。
03 普通人的科创投资工具
这样的一个指数,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在1月22日指数发布不到1个月,国内基金公司纷纷推出挂钩指数的基金产品。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4日,国内跟着科创综指的指数型基金产品已经超过了90亿。
继首批科创综指ETF于2月发行后,这个3月基金公司又在发行其姊妹基金——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南方基金旗下正在热销中的南方科创综指ETF联接(A类023731,C类023732)也将在明日(3月28日)结束最后一日募集。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紧密贴合指数走势;基金募集规模上限高达80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并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募集规模的有效控制,确保了基金的稳健运行。
其实,科创综指ETF和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都是跟踪科创综指走势的。最大的不同在购买渠道,比如科创综指ETF的投资者需要开立股票账户,才能在二级市场自由地进行买进和卖出。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的投资者则不需要开通股票账户,他们可以通过申购和赎回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易方式就跟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当然,在基金成立后,南方科创综指ETF联接(A类023731,C类023732)也可以支持定投。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与优秀的指数基金同行,或许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优选策略。南方基金作为“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在指数基金管理领域成绩斐然,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实力,这一点是一般基金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04 最后的话:推门而入还是驻足观望
关于指数及其投资工具,笔者讲了很多。
但是最后还想说这么一句: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那些在洁净车间里生长的精密芯片、在算法中演进的智能系统,终将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机制,转化为普通人可共享的创新红利。而科创综指类投资工具或许就是一把让科技理想照进现实的投资钥匙。
不管你有没有时间推门而入,至少可以停下来,驻足观望。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