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2010年,汤臣倍健头顶“保健品第一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初,汤臣倍健更是以110元/股的发行价格和115倍的市盈率创下A股发行“双过百”的纪录。如今,汤臣倍健的股价在11元12元一线挣扎,距离发行价已经遥不可及。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这几年股价也相当难看。
营收净利双降
近日,汤臣倍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8.38亿元,同比下降27.30%;归母净利润为6.53亿元,同比下降62.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下降60.78%;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2024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汤臣倍健营业收入26.46亿元,同比减少14.87%;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减少近30%;扣非后的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减少28.67%。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6.13亿元,同比下滑17.56%;净利润8.91亿元,同比下滑42.34%。拆分来看,二季度收入不到20亿元,比一季度还要差。到了第三季度,业绩更加低迷,营收11.2亿元,同比减少48.76%;净利润则出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1.65万元,同比下滑106.3%。2024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收57.34亿元,同比减少2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31%。而第四季度,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根据年报,汤臣倍健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亿元,同比下降31.99%,环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39.40%,环比下降862.60%;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3.35%,环比下降539.12%。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6.69%,同比下降2.2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47%,较上年同期下降9.44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指标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0.26%,同比下降4.9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0%,较上年同期下降10.11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7.79个百分点。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为36.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9亿元;期间费用率为53.93%,较上年同期上升6.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1.4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74%,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1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87%。
汤臣倍健的利润规模此前已连续多年稳定在10亿元以上,即便2022年出现了小幅回落,13.8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仍旧十分可观。此次利润下滑,几乎将该公司的盈利水平拉回到了七年前。
内控问题凸显
在业绩下滑的阴影下,汤臣倍健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愈发凸显。据报道,2024年4月,其全资子公司汤臣倍健药业负责的营养与健康管理中心项目,作为需严格进行消防设计审查的工程,却在未获审查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这一违规行为随即被相关部门处以11.5万元的罚款。
此事件不禁让人质疑,作为上市公司,汤臣倍健是否充分意识到绕过消防审查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毕竟,消防漏洞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容有丝毫懈怠。更令人担忧的是,未经审查的项目即便建成,其如何通过后续的消防验收并安全投入使用,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了汤臣倍健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内控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违规行为在汤臣倍健的工程管理历史中并非孤例。2023年12月,公司还因一起安全事故被珠海市政府挂牌督办。事故中,一名工人在施工时不幸因安全绳断裂身亡,这起悲剧不仅揭示了现场安全管理的严重缺失,也再次将汤臣倍健的安全生产及施工管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面对这些事故与违规,人们不禁要问:汤臣倍健是否真正履行了对施工方的安全监督责任?其内部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且得到有效执行?
股价不尽如人意
过去三年,汤臣倍健股价表现不佳。2022年,该股下跌13.66%,2023年,该股下跌25.81%,2024年,该股下跌25.29%。今年以来,该股依然下跌。有投资者在股吧吐槽,为什么公司股价就是涨不起来?
年报发布后,董事长梁允超发布了一封致股东信,称百亿收入是消费品的一个关卡,我们在这道关卡前来了个急刹车。2025年仍然要持续直面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2025,是汤臣倍健成立三十周年,要让汤臣倍健跑起来!
股价暴跌之下,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在减持,截至2024年末,持股1333万股,三季度末还有3013万股,减持了1680万股,二季度减持了1377.29万股,交银内需增长一年混合、交银品质增长一年混合等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