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集体抛出“补血计划”,合计募资52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一举措传递出以下信号:
金融体系稳定性增强
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核心指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让银行夯实资本基础,提升稳健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体现出国家对金融稳定的高度重视,也向市场传递出国家会全力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的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充足的资本是银行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企业支持力度的前提条件。此次融资后,银行可加大对国家战略领域的信贷投放,如以邮储银行为例,1300亿元注资可释放约1.3万亿元信贷额度,重点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国家战略领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深化
5000亿元特别国债与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政策组合,财政发力的同时,央行可能通过降准、MLF超额续作等方式对冲流动性压力,构建“财政输血+货币护航”的双轮驱动模式,体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共同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资本市场信心提振
一方面,溢价定增和财政部长期持股承诺,传递了国家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担忧,有助于稳定银行板块股价,提升投资者对金融股的信心;另一方面,银行资本实力增强后,信贷投放能力提升,将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资金,促进企业发展,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的活跃度。
银行业生态重构
资本充足率提升后,国有大行的“压舱石”作用将进一步强化,预计2025年国有行信贷增速将达10%,较股份制银行高2-3个百分点,在支持中小企业、地方债务化解等领域的话语权增强,可能会对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一定影响,推动银行业生态的重构。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