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2025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长钱长投”制度体系持续优化,《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实施,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显著加大。
优化升级政策体系,构建“长钱长投”制度基石。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延续前期新“国九条”及“9·26”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对方案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聚焦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具体措施。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逐步从“行动纲领”阶段迈向实质性的落地阶段,为“长钱长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长钱长投”矩阵的快速形成。
持续壮大耐心资本,推动“长钱长投”理念落地生根。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规模大、稳定性高的优势,引导更多耐心资本入市。方案明确指出要“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增强市场资金供给能力,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另一方面,全面推行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长钱长投”,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鼓励机构投资者专注于长期价值投资,推动资本市场与机构投资者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打通卡点堵点,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效率。一是靠制度优化释放长期资金活力,协同构建社保、保险、年金等“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明确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路线图,打通卡点堵点,充沛源头活水。二是靠市场生态与机构能力同步提升,在一级市场方面,着力打造专注中长期投资的耐心资本生态,在二级市场方面,持续完善投融资动态平衡机制。同时,优化机构考核和产品体系,发挥险资压舱石作用,促进公募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效率。
展望未来,随着“长钱长投”制度体系的持续优化和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的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且光明的发展前景,构建起更具深度与韧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持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侯燕磊)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