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一、技术出口限制的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挑战需关注

提锂技术出口受限范围明确

根据中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新增的“原卤直接提锂技术”和“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目录。这些技术主要用于盐湖提锂,而阿根廷盐湖项目高度依赖中国技术。由于技术出口需申请许可证,未来海外新项目审批周期可能延长,但现有中资阿根廷项目已通过合资或技术本地化规避风险,短期影响较小。

阿根廷盐湖提锂技术自主性增强

阿根廷盐湖提锂项目普遍采用中国技术(如吸附法、盐田蒸发法),但近期法国Eramine等企业引入直接提锂技术(DLE),将提锂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1周,效率提升至90%以上。若中国限制吸附剂出口(如铝系吸附剂),可能倒逼阿根廷转向其他技术路径(如沉淀法),但当前吸附剂出口量已下降(2024年出口阿根廷仅0.54万吨),实际冲击有限。

二、阿根廷产能扩张对国内企业的竞争与协同效应

低成本碳酸锂供应冲击国内市场

阿根廷盐湖提锂成本低至5-8美元/kg,2024年产能达11.5万吨LCE(同比增长229%),2025年预计增至26.27万吨。中资企业主导的Cauchari-Olaroz等项目加速放量,导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量同比激增154.8%。全球碳酸锂价格承压(预计2025年价格中枢6.5万-9万元/吨),国内高成本的锂云母提锂企业面临利润倒挂风险。

国内企业借力海外布局对冲风险

国内企业通过参股或控股阿根廷盐湖项目获取低成本资源,同时将加工环节转移至印尼、芬兰等地。例如,龙蟠科技在印尼建成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厂,规避美国关税限制。这种“资源端控制+海外加工”模式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但需警惕阿根廷政策执行风险(如环评拖延、汇率波动)。

三、国内企业技术升级与产业链优化方向

高成本产能加速出清

锂价暴跌(2025年碳酸锂均价或下探至6.8万元/吨)导致国内锂云母提锂开工率不足50%,江西宜春等高成本矿区部分停产。相比之下,青海盐湖提锂因成本优势(约4万元/吨)继续扩张,2025年产能增量占全球新增供给的40%以上。

技术迭代与回收体系构建

国内企业加速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成本较锂电低30%)以降低锂依赖。同时,锂回收率提升至95%(如天齐锂业),构建“开采-生产-回收”闭环,对冲资源外流风险。

四、政策博弈下的战略选择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重构

美国关税政策推动锂电产业链“友岸外包”,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布局(如匈牙利100GWh电池厂、非洲锂矿投资)强化资源控制权。阿根廷盐湖作为中资海外布局的关键节点,既是成本洼地,也是应对欧美贸易壁垒的战略跳板。

ESG标准倒逼绿色升级

欧盟《电池新规》要求2030年锂回收率超70%,阿根廷盐湖项目(如赣锋Mariana配套120MW光伏电站)通过“绿电制锂”提升ESG评级,助力国内企业满足国际碳关税要求。

总结与建议

美国关税政策下,阿根廷盐湖提锂对国内企业的核心影响体现为“低成本资源竞争”与“技术输出受限”的双向挤压,但中资主导的海外布局和技术升级形成反制。

建议国内企业:强化阿根廷盐湖资源控制,通过参股锁定低价锂资源;加速钠电、固态电池商业化,减少对锂的单一依赖;优化海外产能布局,规避关税壁垒;完善回收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长期来看,全球锂电产业链的竞争将从“资源规模”转向“技术标准与可持续性”,国内企业需在政策与市场博弈中平衡风险与机遇。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