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从公司规模、管理团队、核心业务、财务状况、费用管理、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才市场表现七个维度对7大国内计算机设备龙头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7家企业分别是海康威视、浪潮信息、大华股份、同方股份、纳思达、中科曙光、中国长城。


公司规模

6家企业均在2000年前后成立,其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纳思达,距今已有33年。企业分布相对分散:其中浙江有两家,广东两家,山东一家,北京一家,天津一家。

企业规模最大的是海康威视,其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员工人数规模都在第一位,7家公司中仅海康威视一家企业总资产达到千亿级别,其余有三家企业在500亿左右,三家在350亿左右。

海康威视的营收接近900亿,浪潮信息紧随其后,接近700亿。

海康威视的员工人数接近6万人,是其他企业的2-10倍。大华股份和纳思达员工人数也超2万,中科曙光人数最少,仅5000余人。

管理团队

7家企业中有5家为国企,其中海康威视和中国长城是央企。核心高管团队的年龄范围从51-81岁,年龄跨度较大。其中中科曙光的董事长李国杰先生已81岁高龄,其余高管均在50~60之间。

核心高管中以本科居多,其次是博士、硕士。

企业核心高管团队中薪酬最高的是浪潮信息的董事长彭震先生,薪酬接近800万,其次是其总经理胡雷军先生薪酬达613万。纳思达的核心高管薪酬排第2位,均在500万左右。中科曙光的总经理历军先生年薪也接近500万。

核心业务

7家企业主营业务都属于计算机设备类,其中海康威视的核心业务在安防、监控领域,是公认的全球安防龙头;浪潮信息的主营业务是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大华股份的工作重心在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网服务,其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的业务占比高达83%;同方股份的核心业务在数字信息板块;纳思达主营打印相关业务,目前是全球第四的激光打印机厂商;中科曙光主营业务是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中国长城主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高新电子业务。

7家企业中,纳思达国外业务占比接近70%,大华股份接近50%,其余5家企业均以国内市场为主。

财务状况

从2023年业绩来看。6家企业中只有海康威视和中科曙光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6家企业营收均超百亿,其中以海康威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最高,浪潮信息、纳思达、中国长城三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负增长,其中中国长城净利润下滑幅度接近900%,纳思达净利润下滑432%。

同方股份、纳思达、中国长城三家企业亏损,其中纳思达亏损额达61.85亿。

从最新的一季度业绩来看,整体表现不错,但同方股份业绩表现十分糟糕。

海康威视和浪潮信息一季度的营收就突破了100亿,高达180亿左右;大华股份和纳思达营收在60亿左右;其余三家企业在20亿左右。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是浪潮信息,增长率达85.32%和64.39%,同时,同方股份和纳思达营收均为负增长。

企业中仅同方股份和中国长城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在2亿左右;同方股份净利润较去年下滑了158%。

费用管理

从研发费用投入来看,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最高,超100亿;第二批次是浪潮信息和大华股份,在35亿左右;其余4家研发费用在14亿左右。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研发费用占比最高,均为12%左右。

海康威视的销售费用也超100亿,其次是大华股份,达到52.93亿。

薪酬费用占比超20%的企业有4家,从高到低分别为纳思达、大华股份、中国长城和海康威视;浪潮信息的薪酬占比仅5%。

资本市场表现

截至5月份,企业市值从高到低分别是海康威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和大华股份、纳思达、中国长城、同方股份。其中海康威视目前的市值超3000亿,超其他六家企业市值总和。

目前市盈率最高的是中科曙光,达32倍。同方股份、纳思达、中国长城的市盈率为负值。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是海康威视,达4.4倍;其次纳思达市净率也达到了4倍。

人才市场表现

从人均的营收来看,最多的是浪潮信息,高达913.29万。其次中科曙光和同方股份均在200万以上。

人均薪酬整体水平偏高,最高的同样是浪潮信息,接近50万。超过30万的有4家企业,从高到低分别是同方股份、海康威视、中科曙光、大华股份。

其他数据请查看相关文章或相关课程。


相关阅读: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6大半导体封测企业竞争力详细对比

江波龙、紫光国微、兆易创新等7家国内存储芯片龙头企业竞争力详细对比

有研新材、雅克科技、沪硅产业等7家半导体材料龙头企业详细对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