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从公司规模、管理团队、核心业务、财务状况、费用管理、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才市场表现七个维度对8大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头部企业进行解读。

本文解读的8家企业分别是圣邦股份、艾为电子、上海贝岭 、南芯科技、晶丰明源、杰华特、英集芯、力芯微。

公司规模

公司成立时间最早的是上海贝岭,距今已36年,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成立时间不久的有南芯科技、英集芯和杰华特,大约10年历史。

8家公司中有4家位于上海市,其余北京1家,浙江1家,江苏1家,广东1家,大部分位于中国华东区域。

所有公司总资产均在50亿以下,其中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圣邦股份相对较多,接近50亿;从营收来看,圣邦股份、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年营收均超过20亿。

公司规模相对不大,其中员工人数最多的是圣邦股份,有1415人,其余企业均在1000人以下。

管理团队

8家企业中仅上海贝岭1家为央企,其余均是民营企业。高管核心团队的年龄较为集中,平均在50岁左右。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力芯微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敏民先生,目前59岁;年龄最小的是杰华特的总经理马问问女士,今年36岁。

8家企业的核心高管都是博士、硕士学历,其中硕士8名,博士2名。

英集芯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薪酬最高,超400万;其次是上海贝岭的董事长杨琨先生,年薪接近300万;薪酬最低的是艾为电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年薪为44.4万。

核心业务

圣邦股份核心业务是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产品两类,其中电源管理产品占比66.75%;艾为电子的电源管理芯片有9亿的营收,占比35.91%,上海贝岭占比30%左右;南芯科技、晶丰明源、杰华特、英集芯、力芯微的业务均以电源管理芯片展开,占比均超90%,其中南芯科技以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为主,晶丰明源以LED照明电源管理芯片为主,力芯微以电源转换和电源防护芯片为主。

8家公司中大部分企业均以国内市场为主,其中圣邦股份、艾为电子的海外营收(包含港澳台)占比大于国内,其中圣邦股份大部分营收来源于香港。

财务状况

从2023年业绩来看,艾为电子、南芯科技、晶丰明源、力芯微4家企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但晶丰明源处于亏损中;杰华特营收、净利润均下降。

3家企业营收超20亿,分别是圣邦股份、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其中圣邦股份营收为26.16亿,电源管理产品营收17.46亿,但是营收增长较去年下滑了17.94%。英集芯营收增长率最高,超40%。

净利润最高的是圣邦股份,为2.81亿,其次是南芯科技,为2.61亿;杰华特、晶丰明源、上海贝岭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杰华特亏损超5亿;4家公司净利润处于下滑状态,其中杰华特下滑接近500%。

毛利最高的是圣邦股份,其次南芯科技、上海贝岭、艾为电子均在7亿左右;毛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圣邦股份、力芯微、南芯科技。

从最新的一季度业绩来看,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整体表现不错,除杰华特和晶丰明源处于亏损状态外,其他6家企业均是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营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艾为电子,圣邦股份和南芯科技;南芯科技和艾为电子的营收增长超100%。

南芯科技的净利润最高,杰华特一季度亏损额超2亿,净利润较去年下滑266%。

费用管理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的整体研发费用占比较高,2023年8家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的前三家依次是是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杰华特,其中杰华特的研发费率高达38.51%。

销售费用最高的是圣邦股份,接近2亿。

薪酬费用占比最高的是杰华特,超30%,其次圣邦股份、晶丰明源、艾为电子均超20%。

资本市场表现

截至6月份,市值最高的企业是圣邦股份、接近400亿,其次南芯科技、艾为电子和上海贝岭均在100亿以上。

目前市盈率最高的是圣邦股份,高达126倍,其次是英集芯,达101倍,上海贝岭、晶丰明源、杰华特由于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市盈率处于负值,其中上海贝岭为-218倍。

绝大部分企业的市净率在3倍左右,圣邦股份市净率达到了9.6倍。

人才市场表现

从人均营收来看,上海贝岭和南芯科技的最高,超300万;艾为电子和晶丰明源超200万;其余企业均超100万。

行业整体的人均薪酬偏高,超50万的有5家企业,其中南芯科技的人均薪酬达到了67.26万,最少的力芯微也有28.24万。

其他数据请上卓锐求职小程序查看相关课程。


相关阅读:

海康威视、浪潮信息、大华股份等7家计算机设备领军企业详细对比

有研新材、雅克科技、沪硅产业等7家半导体材料龙头企业详细对比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6大半导体封测企业竞争力详细对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