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事情还要从一张截图说起: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有关部门正在追缴洋河第一代管理层的股权及分红,要求他们主动退回!原因可能涉及股权改制不合规以及国有资产流失。


两次混改促发展,洋河成功上市


先来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2年之前,洋河酒厂归洋河集团所有,而洋河集团100%隶属于宿迁市国资委,是国家单位。2002-2009年期间,洋河酒厂经历过两次混改。


第一次混改是在2002年,为了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并拯救当时经营困境濒临破产的洋河。


第二次混改是在2006年,为了激励和进一步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


通过两次股权改革,洋河成功从国有独资转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塑造了一个备受赞誉的三权分立的股权结构,即国资、管理层与投资者共同持股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高管及中层管理干部通过自然人直接持股6.3%、蓝天贸易持股12.6%、蓝海贸易持股11.8%,这三部分合计持股比例为30.7%。洋河集团对洋河股份的控股权下降至38.61%。


两次混改以及三三制股权结构,充分激活了内外部势能,带动了经营效益的提升,也为洋河股份的腾飞奠定了体制基础。


2009年,洋河股份成功上市,2010年营收超越泸州老窖位居行业第三,营收由2004 年的4.2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72.7亿元,CAGR达59.3%,成功跻身白酒一线阵营。


重奖之下出勇夫,也引人眼红


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股权纷争”的隐患。


第一次改制中,第一代管理层出资的资金来源一是个人出资,二是股权激励的奖金,而这个奖金属于存量国资。按照现在混改的主流声音,不得打存量国资的主意,否则就是侵占国资,员工需以公平价格入股。由此来看,当时的股权激励存在合法性、合理性不足的可能。


此外,当时洋河股份时任董事长杨廷栋、总经理张雨柏、副董事长陈宗敬、董秘从学年等14人,总共出资872万元,占当时注册资本的8.4%。在上市当年,高管合计直接持股已经膨胀为2600万股,市值达到了30亿元左右。这种逆天收益,引得外界质疑声音越来越大。



在第二次混改中,洋河股份对超出规定的员工进行清退(按照规定,拟上市公司发起人不能超过200人,但洋河曾向全体员工集资几千万元),使得大批员工丧失了上市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至今,数千职工的原始股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管理层所持股份在一波波的股价飙涨中,被减持完毕,实现了巨额财富的变现。但却与二代、三代管理层在股权市值和分红额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


根据洋河股份2023年三季报所披露的数据,杨廷栋和张雨柏作为第一代核心管理层,通过蓝色同盟间接持有洋河股份5.93%,各持有4468.22万股。而第三代核心管理层成员张联东仅持有9.6万股。


因此,便有了近期市场上沸沸扬扬的“洋河300亿私人股权将被没收”“倒查改制问题”的负面传闻。


市值缩水、投资踩雷,高端化受阻如何转向?


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管理层的努力,洋河股份的经营状况突飞猛进。2022年,营收成功突破300亿大关,2023年白酒寒潮下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并在前三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虽业绩层面表现尚可,但细究之下,依然发现不少发展隐忧:经销商解约、市值大幅缩水、不务正业投资踩雷、高端化受阻……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经销商可谓是生命线。但洋河股份的经销商正面临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困境,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这一点,在其年报中也有显露。2020年-2022年,洋河股份经销商数量分别为9051家、8142家、8238家,逐年减少。这也导致了洋河股份的业绩增速不断放缓。


2021年洋河股份年报


2022年洋河股份年报


在资本市场端,2023年,洋河股份全年下跌29.89%,跌幅在行业居前。截至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洋河股份以1654.05亿的市值排在第五,总市值较2022年蒸发了763.05亿。今年以来,白酒板块依然呈震荡下跌趋势,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盘,洋河股份报收94.83元,总市值1428.56亿元。


跌跌不休的洋河股份,在面对“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处境时,一方面提出要多品牌推进高端化的发展策略,但据第三方券商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茅五泸”已占据了94%的高端白酒市场份额,洋河的高端梦想要实现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洋河也在寻求另外一种增长方式:投资理财。在产品选择上,洋河股份更加青睐投资回报高,但是风险较大的信托类产品,特别是地产类信托产品。


这其中包括2020年购买的“中信信托·嘉和118号恒大贵阳新世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2021年购买的“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和“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期”,无疑,都踩雷了。


如今的洋河股份,行业第三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在张联东等核心管理层的带领下,能否走出300亿迷雾的影响,迈上新发展台阶,考试的铃声已然敲响。


注: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