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低调厨子的创业史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小菜园,从安徽铜陵起步,在IPO之前已经开出542家小菜园门店及6家其他子品牌门店,并且均为直营模式,覆盖华北、华东及华中三大区域119个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品牌。


于是,人们纷纷好奇小菜园的创始人是谁?


小菜园创始人汪书高,出生在安徽铜陵的普通农家,因家境贫寒早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在创立小菜园之前,他已经在餐饮界摸爬滚打多年。



2006年开始,他先后创立了铜陵市汪旺美食林、铜陵市郊区和谐大酒店和铜陵市和谐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和谐大酒店也曾在铜陵当地发展成为十多家门店的商务型连锁酒店。而汪书高也从一个厨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老板,但这种风光却仅维持到2011年。


投资失败后,汪书高再次踏上创业的道路。直到2013年,第一家小菜园在安徽开业,这个低调的厨子打赢了一场翻身仗。


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尽管行业整体表现平淡,但小菜园却走出了独立的扩张趋势,2021-2023Q3,公司的营收规模分别为26.5亿、32.1亿和3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5%和41.6%,远超同期中餐市场表现。



而今,“小小的厨房”已经装载不了他的梦想,汪书高和他的“船队”终究想要停靠在资本的港口。


根据招股书,小菜园的管理层餐饮从业经验丰富。其中,周斌曾是和谐餐饮的行政总厨,陶旭安曾担任汪旺美食厨师长、和谐餐饮行政总厨,汪维芳曾担任和谐大酒店经理、和谐餐饮经理。不仅如此,汪维芳还是汪书高的侄女。如今,这三人高居小菜园执行董事兼区域总经理的位置。



几个厨师颠大勺颠倒资本市场门口,能否完成身份和思维的同步转变?能否跟上市场步伐?能否提高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需要汪书高破解的难题,正一个个迎面而来。


食安问题难解


民以食为天,但食安问题却屡禁不止。这也是小菜园能否成功IPO的一大关键。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称在小菜园的菜品中吃到订书针、钢丝球、毛发等异物,也有消费者投诉称小菜园使用的原材料不新鲜。



值得关注的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小菜园近年来也屡屡被罚。


据媒体报道显示,自2021年以来,小菜园因食材农药残留和镉、铝等重金属超标、餐具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频遭各地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处罚。仅2022年和2023年,小菜园就发生了18起行政处罚,处罚对象涵盖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设立的多家子公司及门店。


公开资料显示,小菜园旗下门店、子公司的青椒、生姜、猪肉、牛肉等食材屡屡被检出农药或重金属残留超标。2022年3月8日,镇江市润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小菜园南京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镇江万达店作出行政处罚,罚款0.6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550元。原因是抽检的青椒中,氧乐果项目超标高达3.45倍。


除了氧乐果残留超标外,小菜园旗下门店使用的食材噻虫胺残留也屡屡超标。2022年6月27日,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武汉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经营使用的生姜噻虫胺项目检验不合格;2023年6月27日,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小菜园(苏州)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使用的生姜噻虫胺项目不合格。


国家规定,五氯酚酸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会造成人体的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但却在小菜园旗下公司的食材中被检验出。2022年4月7日,小菜园常州龙湖店因猪肉中含有五氯酚酸钠,被常州市钟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95元。


此外,小菜园还屡次因使用过期食材、食材不合格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2023年8月15日,北京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房山分公司(长阳小菜园)因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行为,被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警告、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还被暂停了线上经营行为。这也是小菜园遭受的行政处罚中被罚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



2023年6月19日,小菜园宿州砀山分公司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被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超期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0.5万元”的行政处罚。


从消费者投诉及处罚来看,小菜园食品安全任重道远。有意思的是,小菜园招股书并未披露因食品安全问题遭受行政处罚的信息。而在IPO审核中,餐饮企业是否因食品卫生等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重大处罚,往往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近两三年以来,诸多餐饮类企业赴港上市,但迄今尚没有成功的案例。小菜园的赴港IPO能否成功,酒食参考将持续关注。


注: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