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投资研究报告(三)——就地户籍化与人口老龄化
一家线下小店一般情况下只在方圆五公里、十公里范围之内售卖,在移动物联网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当下,销售半径会被无限放大,会扩大到各个省(市),甚至全世界。科技带来的数字平权,缩短了销售路径,乃至重构了销售渠道,纯靠线下售卖的模式被彻底改变。从经济增量的角度,数字平权对于经济市场来说只是存量之间的转移;从财富分配的层面是消极的,数字平权给财富集中提供了更肥沃的发展土壤;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益的,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价格下降的福利;对于品牌方或生产方来说,拉进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更好地聆听消费者的心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良币驱逐劣币——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充分的程度
市场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越多,越能形成竞争,在消费者数量短时间内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给者越多,短时间内自然价格会随之下降,甚至还会发生恶性竞争,参与竞争方为了挤掉其余市场竞争参与方,商品或服务会在成本价附近甚至低于成本价而被贱卖(商家补贴、政府补贴所致),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谁能撑到最后(期间不免会发生兼并、收购行为),谁就能占得高比列的市场份额。在自由开放的经济体中,这是充分市场竞争会发生的真实情境。
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里,大部分商品不具备轻易被提价的能力,一旦涨价,自然会失去部分已有的市占,消费群体也自然会选择利于自身的可替代商品(服务),尤其当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期时,企业与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会收缩,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成负债最小化。
就地户籍化与人口老龄化——整体往重视人、重视消费转变
各个市县找自己的定位,利用自身的天候、地理、自然环境优势,充分发挥适应市场长期供求关系的环境,千万不要做面子工程,浪费资源,最终导致资源的错配,形成不可逆的恶性后果。未来各地都应该从生产投资型社会转向重消费型经济模式。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继续转移,人会越来越往城市集中,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城市中无当地户口的常住人口就地户籍化,以完成我国后城市化进程,全国达到均衡的高度城市化水平。人口流动也会从四五线小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乏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往拥有优质医疗、教育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一二线大城市靠拢。
截止 2023 年末,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9697 万人,占总人口的 21.1%。国内出生率低下,老年人口占比日渐提高,人口结构俨然一副“倒金字塔”形,老龄人口越来越多,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开发新市场,创造新增长是未来长期困扰我国以及全球的一大难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成长,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为一个以制造服务业相结合的超大型经济体。
我国自 2013 年国内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来,2023年,中国的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7%——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在从生产投资型社会往消费型转向。
2023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936 万元/人、3.922 万元/人——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9%,同期美国为75%,德国74%,日本高达8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