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小米融资的讨论中,存在将小米与苹果、腾讯简单类比的认知误区。这种比较忽视了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本质差异:苹果、腾讯已进入成熟期,持有大量冗余现金;而小米多个核心业务仍处于创业扩张阶段,尤其是刚获市场验证的汽车业务亟需资金实现规模效应。
要求一家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在持续扩张的同时,既要保持高利润增长,又要完全避免融资,这无异于"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商业常识告诉我们,规模扩张期的企业必然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合理融资正是支撑其跨越发展瓶颈的必要手段。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非理性质疑的声音大多并非来自真实投资者。从行为模式看,更可能是竞争对手出于对小米获得资金后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担忧,试图通过舆论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决策。这种非建设性的讨论无助于理解企业真实价值,投资者应当基于商业本质做出独立判断。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