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JAK抑制剂作为靶向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凭借其精准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优势,成为全球药企竞逐的焦点。摩熵咨询发布的《自免药物(JAK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JA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上市药物及市场竞争格局,并结合医保政策、仿制药冲击、适应症拓展等维度,为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洞察。以下基于该报告核心内容,为您深入解析JAK抑制剂市场的竞争态势与未来趋势。
一、JAK抑制剂整体市场:一代市场迅速提升,二代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的统计,中国JAK抑制剂市场规模较小,尚未完全挖掘,2023年销售总额为21.5亿元。一代JAK抑制剂中,芦可替尼、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成功商业化,三款产品2023年销售额合计18.36亿元,其中芦可替尼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了39.98%。

二代JAK抑制剂在2022年之后相继上市,目前有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两款成功商业化,二者的市场份额也相近,2023年销售额占比均在7%左右。

二、JAK抑制剂核心品种竞争格局分析
1. 芦可替尼:专利期邻近,成都苑东抢得首仿
芦可替尼是由Incyte研发的一款JAK1/2抑制剂,于2011年获批上市,是世界上首个JAK抑制剂。2009年诺华与Incyte达成合作协议,获得芦可替尼美国以外市场的商业化权力。目前芦可替尼已获批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
芦可替尼在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已被纳入乙类医保。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芦可替尼整体市场处于快速上升阶段,2019年销售额为0.88亿元,2023年就已达到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6.95%。

随着专利到期的邻近,国内药企正在加紧研发,2024年11月,成都苑东成功过评,拿到首仿。其次南京正大天晴、重庆华森、昆山龙灯瑞迪、江西科睿、南京正科、山东新时代、中美华东七家企业也正在申请上市阶段。

芦可替尼各级医院市场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据摩熵医药药物流向数据显示,以黑龙江省为例,芦可替尼2023年各季度销售量和销售额如下图;

芦可替尼2023年销售额TOP3医院(黑龙江省为例)分别为大庆油田总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鹤岗市人民医院。

据摩熵医药药物流向数据显示,以黑龙江省为例,芦可替尼2023年销售市场分布在二、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为主要销售市场,其中二季度三级医院销售额占比为全年最高,达到74.17%。

2. 托法替布:普片与缓释片均已进入集采,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托法替布是由辉瑞研发,2012年被FDA批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随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嵴柱炎、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适应症也相继获批。
2020年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被纳入第三批集采,湖南科伦制药、先声东元制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四家企业中选。集采之后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快速放量,市场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销售额由2019年1.18亿元增长到2023年5.25亿元。

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是普通片的迭代剂型,每日仅需口服一次,已被纳入第十批集采名单,石药欧意、康弘药业、齐鲁制药和科伦药业四家企业中选,2023年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销售额0.28亿元,此次集采之后,市场规模预计也将实现快速提升。

3. 巴瑞替尼:医保放量显著,2023年销售额达4.22亿元
巴瑞替尼是由Incyte研发,2009年与礼来达成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合作,2017年首次在欧盟上市,目前已获批类风湿关节炎、斑秃等适应症。
巴瑞替尼是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0年成功纳入医保,进入医保后巴瑞替尼销售增量显著,销售额由2019年的0.12亿元增长到2023年4.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1.9%。

2023年10月南京力博维的巴瑞替尼仿制药获批上市,成为首仿。另外截至2024年12月,江苏万邦、南京海纳、杭州民生、安徽泰恩康和杭州朱养心也已进入申请上市阶段。

4. 乌帕替尼:化合物专利受到国内药企无效挑战,原研将提前面对仿制药竞争
乌帕替尼是由艾伯维研发,2019年获FDA批准上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2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类风湿关节炎、非放射学轴性嵴柱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嵴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适应症。
2022年乌帕替尼被纳入医保,目前处于放量阶段,2023年销售额为1.63亿元。原本乌帕替尼核心化合物专利权预计于2030年12月到期,但2023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涉及乌帕替尼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做出专利权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决定。

国内已有天地恒一、四川国为、杨凌科森、江苏华阳、山东齐都、重庆华邦六家企业对乌帕替尼进行仿制,且都处于申请上市阶段,艾伯维在中国的市场将提前面对仿制药的竞争。

5. 阿布昔替尼:有望打破度普利尤单抗在特应性皮炎一家独大局面
阿布昔替尼是由辉瑞研发,是一款高选择的JAK1抑制剂,于2021年9月在英国率先上市,2022年又于美国上市,是辉瑞的第二款JAK抑制剂。
阿布昔替尼于2022年4月在中国获批,被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产品上市之初价格为225元/片(规格为100mg),2023年年初进入国家医保,价格调整为78元/片。
头对头临床试验表明阿布昔替尼相比度普利尤单抗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表现为对患者头颈部、躯干、上下肢的皮损清除疗效优于度普利尤单抗,且起效显著快于度普利尤单抗。目前,阿布昔替尼处于快速放量阶段,销售额由2022年0.13亿元增长至2023年1.51的亿元。作为辉瑞力推的重磅创新药物,未来有望打破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上度普利尤单抗一家独大的局面。

结语:
JAK抑制剂市场呈现出一代药物稳定增长、二代药物逐步崛起的竞争格局。各主要药物在市场中各有优势与挑战,随着专利到期和仿制药的相继上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随着国产创新药的不断涌现和临床证据的进一步积累,JAK抑制剂市场有望在安全性、可及性上实现双重突破,推动中国自免药物市场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