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试探—狂热—恐慌—绝望”,是每个人在股海博弈的长河中都亲身经历的五个阶段轮回,这五个阶段不仅仅验证了大多数人心态演化的轨迹,其实也是每个人在“人性博弈”的二级市场中坠入的第一个陷阱。
站在人性的角度来看,“反身性理论”就是最好的揭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价格走势会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当乐观情绪占据主导时,资金涌入推高价格,而价格上升又会强化乐观预期,形成正反馈机制,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经典泡沫理论所描绘的轨迹。
究其根源,市场情绪的引导就如同一把烈焰,可以将人性由理性繁荣走向非理性癫狂,而大多数人往往在“聪明人”完成布局后才后知后觉入场,最终在狂热的情绪中随着盛宴的散场沦为最后的买单者。
要打破这种宿命的核心一环,就在于如何理解“破局之道”?
笔者观点认为:
突破“顺人性”的散户逻辑,建立“反人性”的策略体系,彻底改变“情绪管理的系统性缺失”,二级市场多空博弈的本质就是一场人气竞赛,只有聪明的人才会从悲观者手中捡来筹码,在向乐观者手中高价兑出筹码,市场的残酷性不会去可怜任何一个人,想做“大多数人”还是“极少数人”,区别就在于谁先理解了真正的“破局之道”。

近期,多部委联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重点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从政策导向来看,低空经济监管体系建设,正在重构产业基础设施,民航局已在全国布局58个通用机场,深圳、合肥等地启动低空智能融合系统建设,这些举措将打通“空域管理-起降网络-运营服务”的全链条。
根据行业数据预测,2025-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其中飞行汽车相关产业占比将达到40%以上。
据民航局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
民航中南局正式受理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的适航审定申请,这份编号为LSA(轻型运动飞机)的适航审定,标志着飞行汽车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运营的关键突破。
笔者观点认为:
飞行汽车产业链的爆发将沿"核心系统国产替代"和"新兴需求创新突破"双主线展开,其中结构材料有望迎来革命性迭代,碳纤维复材用量占比将从传统航空器的30%提升至50%以上,镁铝合金压铸件渗透率有望突破70%。
另一方面来看,飞行汽车对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呈现航空航天级品质,汽车级成本的独特特征,将为具备精密制造能力的核心供应商创造发展机遇,从而驱动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纵享飞行汽车所驱动的全新增量红利周期。

相关产业链
从增量需求来看,一台飞行器的机体结构至少需求12个壳体部件,6个定子、4个刚性桨以及2个折叠桨,行业预测2025-2030年飞行汽车机体结构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突破60%以上。
从产业链来看,在这场低空经济驱动的飞行汽车产业链的卡位战中,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凭借在轻量化领域的深厚积累,逐渐向空陆两栖系统集成商的蜕变。
从技术端来看,公司已构建起覆盖"材料-工艺-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其产品矩阵与飞行汽车需求形成高度契合,在轻量化领域实现路径包括材料升级、工艺创新和结构优化等多个方向。
根据公司信息披露显示,公司已成功收到下游客户的定点开发通知,决定由公司为其车型定点开发主壳体、折叠桨外转子壳体、刚性桨外转子壳体,并指定为其核心供应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