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涉及连续四年,具体为2020年至2023年。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及公司公告显示:
造假时间跨度
证监会于2025年2月28日通报的调查进展明确指出,东方集团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系统性虚增收入、利润,并通过关联交易和资金挪用等手段掩盖真实财务状况。
那我就来扒一扒这个公司的造假伎俩都有些啥?
先看2020年财报,

看到ROE只有1.14%,作为投资者其实就没必要往后看了,ROE没有无风险利率的2倍以上,就没必要买股票,不如存银行,ROE低于10%,我都觉得没必要参与。
公司做什么的

又是农业类公司,这是事故高发行业,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这类“农林牧渔”行业。
东方集团的财务造假堪称教科书式犯罪,其核心手法构成系统性欺诈。
虚构收入流水线
通过关联方循环交易虚增营收,如将子公司农产品购销数据重复计入报表,仅2022年便虚增收入17.8亿元;
2020年营收同比增11.63%但净利润下降58.8%,显示毛利率3.12%(行业均值约 5%)被人为压低以匹配虚假收入结构,避免引发审计关注,显示 “增收不增利” 特征。



收入与现金流严重背离
2020年营收增长11.63%,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19年的33.23亿元骤降至0.48亿元,背离幅度超500%。连续三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与虚增的百亿营收形成矛盾。
对比行业:同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金流/营收比平均为15%,而东方集团仅3%-5%。

资金腾挪障眼法
利用控股的东方财务公司转移资金,2023年该平台违规挪用上市公司16.4亿元存款,制造账面流动性假象。

财报数据:2023 年末货币资金余额 31.79 亿元,较期初减少 33.79%。

查看货币资金注释,发现存放在财务公司的款项有23亿。

其实2022年6月公司就和关联财务公司合作,要把资金放在财务公司,就是为了2023年的资金挪用。2022年,东方集团与东方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框架协议》,由东方财务公司为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结算、存款、综合授信、委托贷款等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财务公司存款的利息要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且贷款平均利率要低于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023年,东方集团在东方财务公司的存款利率为3.5%,贷款利率则为3.45%-4.3%。

分析:正常经营情况下,货币资金降幅通常与业务收缩或投资支出匹配。若公司未披露大额资产收购或偿债计划,且同期营业收入仅下降 46%(至 60.80 亿元),货币资金的异常缩水可能暗示资金被转移或挪用。
若货币资金中“存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额异常高(如占货币资金总额80%以上),需警惕关联方资金池风险。
再就是设立财务型的关联方开展金融服务,设立后公司货币资金要放在财务公司的,也要引起注意是否资金被转移或挪用。
存贷双高的异常财务结构
2023年货币资金31亿元,但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133亿元,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导致“表面富裕”。

业绩承诺骗局
在新型城镇化开发业务中,与地方政府签订虚假PPP项目协议,提前确认收入9.3亿元,实际工程进度不足30%。
可能关联青龙湖项目。财报显示,尽管地块未按计划入市(原协议约定入市时间已过),东方集团仍通过调整会计方法,试图在“某一时段内”确认收入,但因未满足“对价很可能收回”条件,2020-2021年相关收入确认为0。但证监会调查指出2020-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虚构项目进度或协议条款以提前确认收入。
综上,东方集团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营收利润造假已沦为实控人掏空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工具,其系统性造假行为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成为注册制下退市标杆案例。
—————————————————————————————————————————————————————
过完年,最近又有一点闲钱进来,准备买点588790——科创AI ETF,这个ETF含AI量最高,近期都涨疯了。
说到底,中国资本市场已具备自主定价能力。阿里等科技企业的突破正在重塑市场信心。
人工智能+普及大潮,已经是现实,不是空想。未来只会越来越普及,一项革命性新技术,没有到人人皆知、到处可见的时候,远未见顶。
这轮牛市,不要只看港股,在A股也要抓住牛鼻子,就是科技成长和AI,轻易不要被其它方向吸引,而是专注于这个方向的优质股,这就是这轮行情的绝对主线。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